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主与干预 心理学科在中国(1949-1976)
被引量:
6
Autonomy and Intervention——Psychology in China 1949-197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回顾了1949-1976年间,中国高层机构和领导介入中国心理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令其多次起落、反复变化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学术自主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权力干预对于科学事业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作者
薛攀皋
熊卫民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原生物学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关键词
心理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大批判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李真真.
中宣部科学处与中国科学院——于光远、李佩珊访谈录[J]
.百年潮,1999,0(6):23-30.
被引量:12
2
彭飞.
历史教训值得记取——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剖析[J]
.心理学报,1979,11(1):17-2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8
1
方正,胡化凯.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2):54-61.
被引量:1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心理学三十年[J]
.心理学报,1979,11(3):255-266.
被引量:5
3
尹玉吉.
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述评[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3):18-23.
4
蔡子亮.
背诵——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一条有效途径[J]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3):123-125.
被引量:3
5
尹玉吉.
论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兼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箭教授商榷[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32-40.
6
余佳,张藜.
新中国心理学的重塑(1952-1966)——以北大哲学系心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为例[J]
.科学文化评论,2013,10(3):62-81.
被引量:1
7
李真真.
确定“理论与实际关系”的困境:政治指向与发展指向的冲突[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21(1):33-48.
被引量:5
8
尹玉吉.
应尽快恢复和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6(3):107-111.
被引量:2
9
熊卫民.
于光远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 范岱年先生访谈录[J]
.科学文化评论,2015,12(2):95-110.
被引量:1
10
向明.
新中国成立后党加强对科学事业领导的实现过程——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考察[J]
.浙江学刊,2017(1):148-1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7
1
胡化凯,勾文增.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对于自然科学的批判[J]
.科学文化评论,2004,1(5):12-29.
被引量:4
2
杨恩寰.
马克思主义心理观和心理学对象问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1):103-110.
被引量:1
3
吴江霖.
关于心理科学若干问题的讨论[J]
.学术研究,1959(10):67-74.
被引量:1
4
阮镜清.
批判心理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方向[J]
.学术研究,1959(2):45-47.
被引量:1
5
关于心理学若干问题的讨论——上海社联举行心理学问题讨论会[J]
.学术月刊,1959,3(3):59-62.
被引量:1
6
王极盛.
试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J]
.哲学研究,1979(12):11-18.
被引量:3
7
葛銘人.
这是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方向吗?——向心理学家请教一个问题[J]
.心理科学通讯,1966,3(1):29-34.
被引量:2
8
西安心理学界讨论心理学中的学术性问题[J]
.人文杂志,1959(2):88-88.
被引量:1
9
于光远.
外間世界、高級神經活动与心理現象[J]
.哲学研究,1956(5):1-17.
被引量:3
10
赵莉如.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现状(下)[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4):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余佳,张藜.
新中国心理学的重塑(1952-1966)——以北大哲学系心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为例[J]
.科学文化评论,2013,10(3):62-81.
被引量:1
2
李艳丽,阎书昌.
周先庚与巴甫洛夫学说1950年代的引介[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35(3):332-345.
被引量:3
3
王波.
中国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4):113-121.
被引量:3
4
方正.
1959年中国心理学界关于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J]
.科学文化评论,2019,16(2):76-89.
5
胡化凯.
破而不立欲速不达——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开展的科学批判活动[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0,39(2):179-208.
被引量:1
6
Ming Li.
Zan Ding: founder of medical psychology in China[J]
.Protein & Cell,2012,3(1):8-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阎书昌.
抗战时期中美心理学家合作开展情报伞兵突击队心理测评[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36(3):355-363.
被引量:1
2
王波.
中国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4):113-121.
被引量:3
3
韩惠黎,张程.
20世纪50年代巴甫洛夫学说学习会的活动、影响、经验与启示[J]
.皖西学院学报,2018,34(6):25-27.
被引量:1
4
王蕴瑾,王勇,陈巍.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中国实验心理学家沈迺璋的学术贡献与风骨[J]
.心理研究,2019,12(1):3-9.
5
左路平,吴学琴.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4):77-84.
被引量:15
6
王波.
从海文和霍夫丁之争看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会通[J]
.国外社会科学,2021(3):149-157.
被引量:1
7
余春玲,刘培.
从“反动思潮”到国家战略 我国人工智能认知变迁历程[J]
.科学文化评论,2023,20(3):37-51.
8
秦瑶.
心理健康观价值向度的历史演进与重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6(1):168-175.
1
雷淑容.
媒体怎么了?——世界杯报道五大批判[J]
.新闻通讯,2002(8):13-15.
2
禄永峰.
“全民读书”是我们的愿景[J]
.紫光阁,2014(5):80-80.
3
都建颖.
追思特稿-怀念保罗[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6):91-94.
被引量:1
4
呼加诺.
狗为什么会叫?[J]
.视野,2012(5):18-19.
5
呼加诺.
狗为什么会叫[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8):32-32.
6
王飞.
抗战时期中共的南京情报组织[J]
.老友,2013(2):13-14.
7
何晓兵.
电视批评的门外谈[J]
.黄河,2002,0(6):119-121.
8
恒路.
建立中国心理学科体系的宏观意识——辽宁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系列书评述[J]
.中国图书评论,1987,10(2):82-89.
9
徐雨.
薄一波论政治和文化的关系[J]
.出版参考,1995(3):7-7.
10
伊修.
福州报业大批判[J]
.管理与财富,2002(1):10-13.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