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围绕着"举国体制"这一体育政策,从奥运项目的设置、人本主义的回归-发展大众体育、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运动员培养的连续性、举国体制的构成、竞技体育改革主张这六个方面作了论述和总结。
作者 王菲 朱晓东
机构地区 华东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12期142-142,39,共2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陈秋喜.体育管理体制的本质、分类及我国的特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97-98. 被引量:11
  • 2[美]房龙.人类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3俞继英.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出路[C]..战略抉择[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2001..
  • 4谢琼桓.聚会吴门烟水,放眼体坛风云-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述评[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345,363.
  • 5鲍明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154,166.
  • 6卢元镇.从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301,310.
  • 7信兰成.竞技体育集体项目后备力量培养的现状和今后的出路[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94,296.
  • 8凌平.模式的变革与变革的模式-中国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变革的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C].,.20,30.
  • 9鲍明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办体育的基本特征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C].,.1,19.
  • 10于善旭.对当前使用“举国体制”概念的置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43-45.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3

  • 1《民进中央指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偏离体育精神》中国新闻网.
  • 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阳维http://xkg2010.teacher.com.cn/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UserloglD=643171.
  • 3《“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有何影响》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88333.html.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