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着手,较系统地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
龙春江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大学生犯罪现象
犯罪特征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1
韩世强,陈秀君.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05,8(1):18-20.
被引量:34
2
吴大华.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论纲[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11.
被引量:19
3
刘春兰.
浅析大学生犯罪[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77-79.
被引量:2
4
黄晓梅,胡元聪.
当前大学生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2):65-69.
被引量:9
5
李洁珍,叶锦萍.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6):57-60.
被引量:5
6
刘希.
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基于法律人类学视角[J]
.犯罪研究,2006(3):16-24.
被引量:24
7
袁国兴,赵庚,袁国良.
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J]
.内江科技,2007,28(2):9-10.
被引量:2
8
曾维希,张进辅.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82-86.
被引量:68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10
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系列访谈.俸兰淡少数民族教育[EB/OL].(2009-09-25)[2012-02-06]http://www.people.corn.en/GB/32306/143124/147550/10117148.html.
引证文献
8
1
余信丰,陈瑶,周远.
大学生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9(5):124-125.
2
舒真.
大学生犯罪的自我调试和防范措施[J]
.知识经济,2011(7):86-86.
被引量:1
3
丁乐声,叶海.
当代大学生犯罪成因探究与防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8(1):43-44.
被引量:1
4
封贵平,唐世才.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预防——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0-34.
5
李业杰,俞婷,李明.
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研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4):67-71.
被引量:2
6
阮煜飏,叶枫.
浅谈加强高校法律宣传和强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式[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51-151.
7
卢挺,唐璐,叶惠勤,张珊珊,李晓宜.
现代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现状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93-194.
8
周茂成.
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成因与预防——以犯罪心理为研究视角[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3):32-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敏敏.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和预防机制——以典型案例为视角[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5):18-19.
被引量:1
2
燕海雷,王舒涵.
浅析学校教育与在校未成年人犯罪[J]
.法制与经济,2012,21(22):115-116.
3
郑慧,眭国荣.
从非理性主义探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7):140-142.
4
颜伟红,孔志学.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152-153.
被引量:4
5
雷颖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0(10X):77-77.
被引量:3
1
马广成.
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78.
被引量:3
2
吕素芳.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其预防[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2):77-78.
被引量:2
3
权小虎.
试析青少年犯罪[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3):14-15.
4
包迎华.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12):303-304.
被引量:4
5
张晓黎.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J]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4):43-44.
6
金花.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特征的浅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7X):329-330.
被引量:1
7
韩正生.
未成年犯罪的预防[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2X):108-109.
被引量:1
8
罗立.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2008(3):78-79.
9
李晓峰.
中国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J]
.中国校外教育,2007(6):19-22.
被引量:3
10
吴兴民,严励.
广东有组织犯罪基本状况调查报告[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23(5):59-66.
被引量:3
社科纵横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