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循环经济的现实思考
出处
《甘肃金融》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Gansu Finance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李志刚,李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03,19(5):28-31. 被引量:12
-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
3赵永新.《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N].《人民日报》,2001年9月5日.
-
4刘思华主编:《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
5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
6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
7章川 纪行.《循环经济--双赢的选择》[N].《金融时报》,203年3月28日.
-
8曲格平.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演讲稿[J].2000,.
-
9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EB/OL].中国清洁生产网,.
-
10谢旭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EB/OL].山东节能环保网,.
共引文献172
-
1徐奉臻.论作为新型现代化诉求的“低熵化发展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52-55. 被引量:7
-
2付敬东.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报废汽车处理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6(11):113-114. 被引量:1
-
3梅怡.贵阳市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34-38.
-
4张志红,石束.循环经济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西藏发展论坛,2006(1):43-46. 被引量:1
-
5纪长磊,唐建荣.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路径[J].科技经济市场,2006(4):111-112.
-
6陈中伟.企业再生资源利用的成本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60-61.
-
7段学军.浅议循环经济模式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J].思想战线,2008,34(S2):23-25. 被引量:3
-
8贾永莉.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J].经济视野,2014(2).
-
9包晓斌.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36-41. 被引量:11
-
10唐敦挚.日本循环经济及其启示与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5):21-25. 被引量:25
-
1董爽.经济资本配置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0(6Z):20-21.
-
2福建省财政收入发展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1999(7X):7-13.
-
3薛纪宁.深化改革 科学监管 严守底线 全力推动自治区银行业安全稳健发展[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2):3-5.
-
4周瑞莲,陈小萍.浅谈如何加强财、税、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J].海南金融,1997,0(7):38-39.
-
5高凌江.OECD*国家税收发展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研究,2012(8):16-20. 被引量:2
-
6刘平量.我国通货膨胀发展变化趋势及特点[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5(4):22-26.
-
7尧洋,艾广峰.90年代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J].国际金融导刊,1994(1):10-12.
-
8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增值税、消费税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J].安徽税务,1996(5):26-27.
-
9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J].中国废钢铁,2008,0(6):1-2.
-
10商务部商改司召开废旧物资回收税收优惠政策座谈会[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