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何谓生物防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一、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
作者
方向
出处
《湖南林业》
2010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捕食者
松毛虫
真菌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3
1
郭双梅,李灵芝,刘淑芝,陈合志,林淑荣,吴艳山.
频振式杀虫灯在测报与防治害虫中的应用[J]
.中国森林病虫,2002,21(z1):60-62.
被引量:4
2
何永梅.
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杀虫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
.农药市场信息,2009(17):38-38.
被引量:1
3
武海斌,范昆,辛力,曹广平,孙瑞红.
昆虫病原线虫对小地老虎的致病力测定及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44-250.
被引量:12
4
郭素萍.
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0):185-186.
被引量:12
5
赵博光,张松山.
国外昆虫聚集信息素研究概况[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1):84-90.
被引量:12
6
聂红民,李国生.
花生田蛴螬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5(6):18-18.
被引量:11
7
龙明华,唐小付,凌启昌,龙紫媛,于文进,福井博一.
蜡蚧轮枝菌和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药效试验[J]
.长江蔬菜,2005(10):48-49.
被引量:7
8
陈仁,陈群航,林治良,吴珍泉.
中华微刺盲蝽捕食菜青虫卵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42-44.
被引量:3
9
赵鸿飞,沈阳,雷利斌.
捕食性天敌(蜘蛛类)对菜青虫的捕食作用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65-66.
被引量:6
10
林文彩,章金明,吕要斌,贝亚维,郭世俭,韩宝瑜.
草间小黑蛛雌成蛛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幼虫的捕食效应[J]
.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216-22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黄艳君,浦冠勤.
菜青虫的生物防治技术[J]
.农业灾害研究,2012,2(3):14-16.
被引量:7
2
雷雪萍.
我国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2(24):91-9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支玉玺,赵小娥,李向阳,吴玮.
武功县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4(1):69-72.
被引量:1
2
李枷霖,谢亚可心,秦帆,蔡平.
9种杀虫剂对日本壶链蚧的室内毒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2):9324-9325.
3
徐新明.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46-146.
被引量:1
4
胡小朋.
应用两种赤眼蜂防治包心菜菜青虫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4(6):84-88.
被引量:2
5
刘顺字,余其峰,赖秀桃,林双娣.
广东地区蔬菜上4种重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7):104-106.
被引量:2
6
罗明,姚晓明.
40%吡·辛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5):84-85.
被引量:3
7
韩振芹,王晓梅,段彦丽,曲喜云,刘晓娟.
复配微生物杀虫剂防治菜青虫新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8,34(1):191-192.
8
廖鸿,陈会霖,赵小宝,农向,龙文聪,汪瀚宇,肖析蒙,付春,杨瑶君.
四川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的实践与产业发展对策[J]
.竹子学报,2023,42(3):50-54.
被引量:1
9
白勇章,王文杰,王志敏,李朔涵,李克斌,曹雅忠,王森山,宋丽雯,尹姣.
对铜绿丽金龟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J]
.植物保护,2024,50(1):334-338.
10
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的捕食行为[J]
.中国农业科学,2024,57(5):909-918.
1
冯东昕,李宝栋,张克诚,曾洪梅,林德.
抗生菌(素)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测定初报[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2):40-41.
被引量:4
2
防治小麦纹枯病新抗生菌[J]
.新农业,2008(1):32-32.
3
余露.
防治小麦纹枯病新抗生菌发现[J]
.农药市场信息,2008(15):28-28.
4
王俊林,秦夏卿,袁桂荣,刘景泽,周国顺,甘贤友.
棉花枯萎病抗生菌研究初报[J]
.百泉农专学报,1982,25(1):49-54.
5
何永梅.
生物源杀菌剂——重茬敌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
.农药市场信息,2010(13):40-40.
6
吴观以,李慧荃.
抗生菌肥料的作用和应用[J]
.土壤肥料,1994(3):45-47.
被引量:5
7
吴风光,王豹祥,汪健,张朝辉,席淑雅,邱立友.
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J]
.土壤,2010,42(1):53-58.
被引量:24
8
生物防治[J]
.绿色科技,2016,0(7):190-190.
9
陈书乔,张燕.
怎样预防地膜棉田棉花早衰[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0(6):39-40.
10
吴海燕,孙淑荣,范作伟,刘春光,杨天宇,王丽华.
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4):45-47.
被引量:18
湖南林业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