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语言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具有正确化功能、补缺功能、掩藏 /保留信息的功能、自我保护功能和礼貌功能等语用功能。这些语用功能在中外法律语言运用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模糊语言在法律语言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作者
江振春
机构地区
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
出处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缺陷
分类号
D90-05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1
1
廖志恩.
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1):52-54.
被引量:12
2
张振智,吕翠娟.
试析法律语言的风格特点[J]
.山东法学,1997,12(5):54-56.
被引量:5
3
陈天恩.
法律语言 准确为要[J]
.语言文字应用,1995(2):28-31.
被引量:5
4
周广然.
谈确切词语和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作用[J]
.政法论坛,1988,6(6):62-65.
被引量:6
5
陈欣.
一个逗号的修改[J]
.语文知识,2004(8):34-34.
被引量:1
6
董晓波.
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辩证分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5):107-111.
被引量:25
7
姚鸿琨.
近年来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概述[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46-50.
被引量:18
8
杜金榜.
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结果的确定性[J]
.现代外语,2001,24(3):305-310.
被引量:90
9
殷相印.
法律语体与模糊修辞[J]
.修辞学习,2000(5):18-19.
被引量:9
10
魏凤荣,司国林.
试论法律概念的特征[J]
.当代法学,2001,15(10):41-4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王武娟.
立法英语语义模糊探析[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6):63-66.
被引量:5
2
唐志容,朱涛.
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看司法活动中的法官素质[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2):58-61.
被引量:5
3
吴国喆,梁琪.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界定、特征及其缺陷[J]
.甘肃理论学刊,2013(3):151-155.
被引量:7
4
黄震云,张燕.
立法语言研究概述(上)[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28-135.
被引量:5
5
李方.
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Fuzziness in Legal Texts[J]
.魅力中国,2010(1X):28-2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赵佩婕.
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责标准解释论[J]
.法律方法,2024(2):169-187.
2
张翠波.
试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翻译[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4):17-18.
被引量:4
3
董晓波.
我国立法语言模糊性的法哲学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6(4):82-87.
被引量:14
4
封桂英.
英语立法语言中的模糊性词语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37-138.
被引量:1
5
王卉,姚振军.
FIDIC合同条件语言的二维性分析[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4):39-42.
6
董晓波.
论立法语言的主动模糊与被动模糊[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1):36-40.
7
黄震云,张燕.
立法语言研究概述(上)[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28-135.
被引量:5
8
黄震云,张燕.
立法语言研究概述(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95-105.
被引量:4
9
黄震云,张燕.
立法语言的失范与修辞(上)[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91-100.
被引量:1
10
黄震云,张燕.
立法语言的失范与修辞(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98-105.
1
张平,孙云英.
谈模糊语言在外贸业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J]
.应用写作,2001(8):21-23.
2
焦和平,马治国.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的冲突与协调[J]
.法学杂志,2010,31(9):61-63.
被引量:17
3
黄萍.
试析立法语言的模糊现象[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61-63.
被引量:5
4
常曙光.
如何实现我国民事审判权与民事诉权之间的平衡关系[J]
.前沿,2005(3):113-114.
被引量:2
5
张群芳.
立法语言模糊性之探究[J]
.外语与翻译,2005,12(4):43-46.
6
段新苗.
浅析法庭讯问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6):86-87.
被引量:1
7
范高峰.
论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缺失[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23-125.
被引量:2
8
李敏清.
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想[J]
.消费导刊,2011(5):124-124.
9
程朝阳.
“是吧?/!”在司法调解中的语用功能研究——以北京燕山法院的三个调解实例为基础[J]
.修辞学习,2006(4):48-51.
被引量:5
10
彭丹云.
试论模糊性语言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4):107-110.
被引量:2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