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佛教背景下的王梵志诗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诗僧王梵志所创作的诗歌,深受佛教影响。从诗歌内容上看,大量使用佛教名相,表达苦空、因果、平等等佛教义理。从诗歌艺术形式来看,通过开拓诗歌领域、选用恰当比喻、使诗歌自由化口语化等方式,造成通俗质朴的独特风格。
作者
马晓妮
机构地区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唐代
王梵志
佛教
诗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邱瑞祥.
王梵志诗训世化倾向的文化解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7-81.
被引量:3
2
赵杏根.
论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J]
.中国韵文学刊,2003,17(1):69-7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21]魏征.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3.
2
[1]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Z].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2]范摅.云溪友议@笔记小说大观[Z].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4
[3]入矢义高.论王梵志@王梵志诗校辑[Z].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逮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83.
6
王重民 辑录全唐诗外编[M].
7
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苏曼殊诗笺注[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8
全唐诗[M].
共引文献
7
1
乔根.
汪道昆对杜甫律诗艺术的借鉴与传承[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7):95-98.
2
何光顺.
人文学视野下的玄言诗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3(1):67-72.
3
王金娥.
敦煌一卷本《王梵志诗》儒释相谐的教化特点论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3(2):88-91.
4
刘艳红.
王梵志独特的“翻着袜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7):227-228.
5
张倩,龚一卓.
近四十年唐代僧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6-32.
6
李琳.
读苏轼作品看佛家大彻大悟的人生真谛[J]
.青年文学家,2013,0(8X):9-9.
7
杨洁.
国外对于菲茨杰拉德的研究现状[J]
.青年文学家,2013,0(8X):10-10.
同被引文献
40
1
钱光胜.
从王梵志诗看初盛唐时期民间的地狱观[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42-46.
被引量:1
2
王峰.
从贯休的《行路难》看佛儒之融合[J]
.文教资料,2006(9):69-70.
被引量:1
3
赵杏根.
论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J]
.中国韵文学刊,2003,17(1):69-74.
被引量:6
4
马大品.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J]
.中国文化研究,1998(2):112-116.
被引量:3
5
漆绪邦.
皎然生平及交游考[J]
.北京社会科学,1991(3):106-117.
被引量:3
6
王定璋.
“骨气浑成 境意卓异”——论贯休和他的诗歌[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1(2):69-74.
被引量:2
7
黄新亮.
汉唐僧诗发展述略[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1):22-27.
被引量:1
8
仪平策.
中国诗僧现象的文化解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1-47.
被引量:9
9
陈允吉.
关于王梵志传说的探源与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6):97-103.
被引量:14
10
田道英.
贯休生平系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17-12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杨恂骅.
论王梵志诗的民俗学价值[J]
.职大学报,2018(3):67-78.
被引量:1
2
张倩,龚一卓.
近四十年唐代僧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6-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龙世行.
苦难、戏谑、信仰--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34(1):50-54.
1
崔耀琦,李方媛.
唐代诗僧寒山对日本私小说创作的影响[J]
.青年文学家,2014,0(11X):14-14.
2
李俊标.
“诗僧”无可的诗歌创作[J]
.中国韵文学刊,2004,18(2):34-38.
3
邢建军.
狂人张老师[J]
.喜剧世界(上),2013,0(2):44-44.
4
张小失.
寂寞的表象[J]
.散文百家,2005,0(1):17-17.
5
魏慧娟.
唐代诗僧王梵志僧诗浅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4):82-82.
被引量:2
6
陈洪.
从须菩提看《西游记》的创作思路[J]
.文学遗产,1993(1):21-25.
被引量:2
7
张重阳.
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点[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89-90.
8
傅正义.
南宋巴蜀散文(上)[J]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50-53.
9
范灿.
论贯休诗歌内容[J]
.才智,2010,0(1):152-153.
10
张天健.
略论寒山的生年辩异与身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44.
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