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文化视野中的异类风景——中、韩边缘人电影比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边缘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不断进入电影创作者的观照视野,在中国和韩国都出现了大量表现边缘人的影片,边缘人作为以往在电影中被忽视、被遮蔽的群体由边缘走向中心。由于中、韩两国有着既相似又存在较大差异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两国边缘人电影在表现对象、内容及风格上呈现出既相似又互异的特点。
作者
杨雪
机构地区
北华大学文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174,共1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边缘人电影
对象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韩小磊.
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J]
.电影艺术,1995(2):58-63.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36
1
贾晓春.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美学风格[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3(4):11-13.
2
郑静.
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J]
.电影评介,2007(5):10-12.
被引量:10
3
李正光.
试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影像选择[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2-15.
被引量:2
4
刘尚云.
中国第六代导演“城市边缘人”的选像透析[J]
.电影文学,2008(21):35-37.
被引量:2
5
陈亦骏.
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走向[J]
.当代文坛,1997(1):44-46.
被引量:3
6
向璐舜.
中国“新生代”电影诞生的多元语境分析[J]
.电影评介,2014(4):13-14.
被引量:1
7
朱洁.
承继与背离——中国第六代电影的文化选择[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3(1):49-53.
被引量:1
8
陈旭光.
“新生代导演”:文化反应、精神历程与电影策略[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97-103.
被引量:3
9
李正光.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影像话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45-48.
被引量:1
10
陈旭光.
“影响的焦虑”:接受、变异与融合——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初步考察[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33-43.
被引量:6
1
褚黎明.
中外音乐电影比较分析[J]
.电影文学,2011(4):110-111.
被引量:2
2
王瑞.
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J]
.当代电影,2001(6):88-94.
被引量:6
3
刘冬云.
钢琴伴奏中和弦的使用[J]
.钢琴艺术,2002(4):34-39.
被引量:2
4
雷晓辉.
素描的表现语言[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2):12-13.
5
大陆与台湾的抗日电影比较[J]
.共产党员,2011(1):45-45.
6
赵欣,殷梦圆.
中美网络自制剧及衍生电影比较——以《万万没想到》和《Smosh》为例[J]
.新闻前哨,2016(6):64-66.
7
刘达.
藏在美术馆里的英雄主义——陈逸飞革命题材作品赏析[J]
.新视觉艺术,2009(1):105-106.
8
杨笑微,印维.
21世纪美日动画电影比较谈[J]
.电影文学,2011(4):62-63.
被引量:1
9
周文姬.
漫谈美声唱法在演绎中国作品时的表演[J]
.理论界,2010(6):141-142.
被引量:1
10
葛婉春.
中国40年代后期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比较刍议[J]
.江苏社会科学,1997(6):123-127.
被引量:3
作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