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冠心病(CHD)是危害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一般认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但是,约有50%的CHD患者和1/4的早发CHD患者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早在1968年美国病理学专家McCully[1]曾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导致动脉硬化(AS)的理论,但当时未引起关注.近年来,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介入心脏病学的进一步发展,1976年Wilcken等[2]通过冠脉造影证实CHD患者血浆Hcy明显高于非CHD患者后,Eikelboom[3]和Abdelmouttaleb[4]等相继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研究表明高Hcy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是AS、血栓栓塞和血管损伤等心脑血管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子.国内对HHC与CHD的关系从临床和基础分子生物学方面亦有些研究[5,6].本文着重就近年来有关HHC与CHD之间的关系、引发机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出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