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度伦理与社会道德进步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德建设不能就道德论道德,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和巩固要通过制度的力量来调整和规范。制度伦理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统一,它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道德“失范”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伦理环境的建设入手,制定并完善一整套能够有效约束社会成员的合理的制度体系。
作者
李仁武
机构地区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出处
《探求》
2002年第4期35-38,6,共5页
关键词
制度
制度伦理
道德进步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6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1998.
3
林浩.
制度伦理和我们的任务[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6(3):20-23.
被引量:12
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2000.
5
万俊人.
世纪回眸:“道德中国”的道德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01(3):17-19.
被引量:9
6
方军.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被引量:166
7
陈筠泉.
制度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1998(6):7-12.
被引量:33
8
梁禹祥.
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2000(3):27-30.
被引量:7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格贝尔,陈雁飞.
经济伦理学[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6):43-4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76
1
周尚君.
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150-168.
被引量:70
2
孙银光.
学校全过程制度育德的发生机制及实践理路[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44-53.
被引量:4
3
郝保英,王涛,常宝红.
基于社会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
.吉林教育,2018(31):37-39.
4
杨永成.
如何运用制度增强高校道德建设的实效性[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56-57.
5
赵红全.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46-50.
6
罗建文,朱海林.
论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及其核心范畴[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9-14.
被引量:1
7
孔祥峰,张娟娟.
论政府在制度供给中应遵循的原则[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4):41-44.
8
白刚.
制度伦理与共产主义精神[J]
.河北学刊,2007,27(1):12-17.
9
罗建文.
政府制度建设中的道德原则[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50-55.
被引量:1
10
贾英健.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2):37-4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7
1
刘惠琼.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衡的原因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2001(S1):50-52.
被引量:3
2
程寿.
制度正义与道德自觉[J]
.探求,2002(6):21-25.
被引量:9
3
陈鹏.
略论当代伦理转型——当代伦理建设研究系列之一[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93-98.
被引量:3
4
吕耀怀,刘爱龙.
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J]
.道德与文明,1999(2):34-36.
被引量:24
5
王文贵.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6):96-101.
被引量:25
6
陈筠泉.
制度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1998(6):7-12.
被引量:33
7
方军.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被引量:166
8
王南湜.
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J]
.江海学刊,1997(3):85-91.
被引量:21
9
唐能赋.
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学”的建构[J]
.哲学动态,1997(1):28-30.
被引量:13
10
乔法容,刘怀玉.
制度结构制衡:伦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J]
.天津社会科学,1995(4):5-1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赵红全.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46-50.
2
曾秀兰.
论大学制度伦理与大学德育[J]
.高教探索,2007(3):130-132.
被引量:2
3
赵红全.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2):110-114.
被引量:2
4
赵红全.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82-87.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惠海龙,赵华朋.
论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现实道路选择[J]
.当代教师教育,2005(S1):82-85.
2
付宏静.
从道德本质论出发审视转型期当代中国道德现状的成因[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6):18-19.
3
石红春,卢昌文.
制度伦理视角下的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审视[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57-162.
被引量:1
4
余承海,曹安照.
当代中国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J]
.大学教育科学,2013(3):17-20.
被引量:7
1
杨丽娟.
也谈制度伦理和道德建设[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5-8.
2
杨丽娟.
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性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8):16-19.
3
于树贵.
以心代理:明代道德权威的缺失[J]
.伦理学研究,2009(3):17-19.
4
夏庆波.
多元与正义——析“罗尔斯政治的正义观念”的形成[J]
.青年思想家,2003(6):74-74.
5
曾长秋,孙宇.
试论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构成要素[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1):37-40.
被引量:3
6
李仁武.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J]
.云南社会科学,2002(5):14-18.
被引量:20
7
杜宜瑾.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J]
.中国政协,2006(4):28-28.
8
禄琼.
政治伦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S2):75-77.
9
张爱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6):100-102.
10
黄山.
论弘扬道德主体性[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20(4):12-16.
探求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