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Summary of TCM'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cancerou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一般认为是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完全肠化生.目前,西医对此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大量的文献报道认为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报道逐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
徐清喜
金冠羽
吴耀南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学院
厦门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肠化生
不典型增生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分类号
R25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9
1
孙志广,李春婷,单兆伟,王爱云,周晓白.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6):349-352.
被引量:32
2
崔儒涛,蔡淦,谢建群.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J]
.中医杂志,2000,41(5):305-307.
被引量:5
3
张文尧,徐辉,顾鹤定.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8,39(8):481-482.
被引量:28
4
胡玲.
浅论“痞满”与胃癌癌前病变[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4):6-7.
被引量:4
5
李恩复,戴晓玲,刘启泉,田军彪.
清润通络法对胃癌前期病变逆转作用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7,38(8):486-487.
被引量:6
6
张子理.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前期病变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1994,13(3):16-17.
被引量:30
7
朱生樑,王家渊,杨炳初,李晔.
胃粘膜重度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50例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1-3.
被引量:11
8
董建华,田德录,麻仲学,江扬清,赵志付,杨晋翔,戴昭宇,袁永端,王玉芬,刘常一,王长洪,赵世庆,高捷,夏俊生,杜长海,樊树英.
虚痞(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药治疗观察[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6):12-15.
被引量:18
9
李玉奇,周学文,傅维芹,李永明,赵士林,李心春,黄玉林,宋玉书.以痈论治102例萎缩性胃炎临床总结[J]中国医药学报,1987(02).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张旭晨,赵凤志,代欣,鲁香凤,卜益民.
大鼠胃癌前期病变模型的建立[J]
.中国肿瘤,1993,2(11):26-26.
被引量:9
2
周连鸿,吴裕炘,施尧,江绍基,萧树东,吴云林,袁耀宗,瞿祖康,王秀玲,宗春华,马菊珍,汪敏,鲍继桂,张金龙.
叶酸及硒酵母对慢性胃炎的萎缩,肠化及非典型增生的疗效观察[J]
.中华消化杂志,1993,13(4):217-219.
被引量:23
3
张旭晨,赵凤志,代欣,田德录,董建华.
消痞灵冲剂对大鼠胃癌前病变DNA含量和细胞动力学影响的定量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1):41-49.
被引量:20
4
张旭晨,赵凤志,代欣,鲁香凤,古雪迎,方杰.
消痞灵冲剂对实验性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粘膜胃螺旋样菌感染的防治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59-62.
被引量:17
5
姜海行,陈振侬,陈忠,陈远能,农智新,韦宗萍,邓天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21-22.
被引量:20
6
梁后杰,刘为纹,门荣甫,房殿春,高晋华,鲁荣,时超美,徐启旺.
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胃粘膜增殖状态的变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23-24.
被引量:16
7
李军祥.
董建华治疗胃痞经验[J]
.中医杂志,1996,37(3):155-156.
被引量:9
8
朱舜时,周怡和,夏德凰,金冠球,胡运彪,施尧,李蓉蓉,房静远,Joel Mason,萧树东,江绍基.
天然β-胡萝卜素对胃癌前期病变的逆转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56-57.
被引量:12
9
张旭晨,赵凤志,代欣,田德禄,董建华.
消痞灵冲剂对大鼠胃癌前期病变影响的免疫组化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54-57.
被引量:14
10
张旭晨,赵凤志,宋崇顺,代欣,任映,田德录,董建华.
消痞灵冲剂对实验性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4):208-21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09
1
王洪俊,袁红霞,田晶晶,韩慧,魏爱勤.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PCNA的调节[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30-132.
被引量:1
2
代二庆,袁红霞,冯莉,陈通,王洪俊,闫小雪.
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21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61-563.
被引量:2
3
崔儒涛,蔡淦,谢建群.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3):61-64.
4
劳绍贤,黄志新.
胃癌癌前病变的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研究近况[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77-180.
5
宫伟星,陈书华.
胃癌前期病变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3):14-15.
6
赵强,代二庆,袁红霞.
自拟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16、p21的影响[J]
.北京中医,2005,24(1):3-6.
被引量:4
7
雷云霞,蔡淦,刘群,张正利.
胃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04-205.
被引量:2
8
吴耀南,陈少玫.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47-49.
被引量:1
9
张心海.
仁术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的研究现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28-1030.
被引量:1
10
杨聪玲.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1):2899-28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张艳君.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J]
.河北中医,2007,29(10):957-958.
被引量:7
2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李道本.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14-317.
被引量:406
3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7-2700.
被引量:61
4
郑长春,于中麟,陈学清,姜泊.
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6):427-428.
被引量:568
5
张亚声.
重脾胃生理契机 治胃炎独具匠心──张镜人老师临诊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4):226-228.
被引量:8
6
孙玉霞,王瑞莉,贾成文,张亚琴,王刚,朱光华.
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6,27(10):1301-1302.
被引量:15
7
张亚声.
治胃之要,衡平概之——张镜人老师临诊用药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1996,5(6):267-268.
被引量:5
8
李益农 萧树农 等.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57-262.
9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35.
10
郑宏岭;葛群;李玉东;王红艳.白芨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00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15-17.
引证文献
5
1
张颜伟,郭喜军,赵见文,李佃贵,鄂辉,孟丹.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36-38.
被引量:37
2
李明达.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190-191.
被引量:1
3
范春香,都乐亦,唐苾芯,吴昆仑.
加味香砂六君膏方调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1036-1037.
被引量:21
4
刘晏,殷于磊,乐琦琦,王营,朱凌云.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J]
.中成药,2017,39(9):1799-1807.
被引量:8
5
刘晏,竺世静,吴逸舟,朱炯,朱凌云.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19,41(12):2902-2907.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李新荣.
益气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35):175-177.
被引量:1
2
李绍燕.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9):176-178.
被引量:2
3
张杨,赵悦,沈文娟,程婷,丁悦悦,任静,吴伟东,闫颖.
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应用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249-252.
被引量:2
4
景静,吕雪玲.
黄芪建中汤联合温脾散穴位敷贴治疗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8):36-39.
5
何静川.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152-152.
被引量:1
6
李玉娟.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6):326-327.
被引量:1
7
郭喜军,张颜伟,赵见文.
胃癌前病变大鼠中抑癌基因APC、P16表达与浊毒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中医,2011,31(10):1119-1122.
被引量:5
8
冯玉斌,刘双秀,张培红,杨万胜.
浊毒理论在脾胃病与肝病中的应用现状[J]
.河北中医,2012,34(3):466-468.
被引量:5
9
夏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00-301.
被引量:10
10
刘华一,杨阔.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666-1668.
被引量:16
1
唐纯志,劳绍贤.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6):399-400.
被引量:2
2
郭遂成.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中医组方思路[J]
.国医论坛,1993,8(5):28-29.
被引量:2
3
陆振兴.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30例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32(6):25-25.
被引量:2
4
陈杰,周素芳.
试述体质与胃癌[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4):310-310.
被引量:5
5
章红玲.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341例[J]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8):360-360.
被引量:1
6
朱日,骆峻,朱长乐,徐陆周,孙国庆,李惠.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医证型与Hp感染、COX-2、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20-523.
被引量:51
7
芮其根.
玉女煎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63例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40-1140.
被引量:1
8
刘晏,刘元霞,李琼,乐琦琦,徐瑛.
安中复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的临床观察[J]
.中成药,2015,37(12):2605-2610.
被引量:7
9
王爱云.
CAG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河南中医,2001,21(2):73-75.
被引量:2
10
范明,王玲玲,郅扶旻,龚占悦.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简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3):482-482.
被引量:1
中医药通报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