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8,共15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14
-
1李频.磨稿亿万字 多少悲欢泪 缅怀秦兆阳先生[J].出版广角,1997(2):28-30. 被引量:5
-
2何启治.贤均,我有话对你说[J].当代,2002,0(6):199-201. 被引量:2
-
3何启治.《白鹿原》档案[J].出版史料,2002(3):18-25. 被引量:10
-
4陈早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北京茶话会上的讲话[J].当代,1991,0(3):4-5. 被引量:3
-
5胡德培.赤诚的心──我所认识的严文井[J].新文学史料,2001,0(1):170-175. 被引量:1
-
6楼适夷.零零碎碎的记忆——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J].新文学史料,1991,0(1):197-206. 被引量:18
-
7王有钦.我与老龙的编辑生涯[J].粤海风,2002,0(2):56-57. 被引量:1
-
8屠岸.关于《现时主义》的一封信[J].当代,1998(5):205-206. 被引量:4
-
9何启治,柳建伟.五十年光荣与梦想──关于编辑、出版者与长篇小说创作关系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8(1):105-120. 被引量:11
-
10何启治.“休云编者痴,我识其中味!”——秦兆阳谈文学编辑工作[J].编辑之友,1986(3):13-2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顾曰国.语料库与语言研究——兼编者的话[J].当代语言学,1998(1):2-4. 被引量:63
-
2何启治,柳建伟.五十年光荣与梦想──关于编辑、出版者与长篇小说创作关系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8(1):105-120. 被引量:11
-
3编者的话[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3):1-1. 被引量:1
-
4编者的话[J].当代财经,1987(1):117-117. 被引量:1
-
5李清泉.半个多世纪的情谊[J].当代,1995,0(2):183-187. 被引量:5
-
6秦兆阳同志生平[J].当代,1995,0(1):191-192. 被引量:2
-
7陆地.耿介一世人——悼念秦兆阳[J].当代,1995,0(1):193-195. 被引量:1
-
8陈国凯.文坛高士秦兆阳[J].当代,1995,0(1):196-196. 被引量:1
-
9涂光群.吊兆阳同志[J].当代,1995,0(1):197-199. 被引量:1
-
10屠岸.风雨长征路,丹心永不泯——沉痛悼念秦兆阳同志[J].当代,1995,0(1):200-2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4
-
1徐家盈.文学编辑与现实主义文学生产——以《当代》为中心[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4):170-182. 被引量:1
-
2吴自强.20世纪80年代人文社的“名作重印”与“恢复现代文学原貌”[J].文艺争鸣,2022(10):7-20. 被引量:1
-
3黄发有.不变的慰藉——“布老虎”十年[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9-28. 被引量:3
-
4甘浩.侵入私地:《白鹿原》的身体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3):31-35. 被引量:1
-
5周根红.媒介互动与《当代》的转型[J].扬子江(评论),2008(2):55-61. 被引量:3
-
6刘洋.现代出版视野下的《小说月报》(1910-1931)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3(12):137-143. 被引量:3
-
7丁丽燕.论柳建伟的时代三部曲——兼谈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生态学意义[J].当代文坛,2004(5):54-58. 被引量:1
-
8谢刚.出版体制转轨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J].江海学刊,2004(6):160-166. 被引量:6
-
9蔡兴水,郭恋东.宏大叙事的样本——阅读《当代》(1979——2000)[J].文艺争鸣,2001(5):49-57. 被引量:7
-
10黄发有.影子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危机[J].文艺争鸣,2005(5):20-2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112
-
1谢泳.重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J].南方文坛,2002(6):31-34. 被引量:13
-
2林纯.品格为灵魂 质量是基础──全国百家重点期刊《中篇小说选刊》调研报告[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6):81-82. 被引量:1
-
3王宁.“文化研究”与经典文学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6(5):90-94. 被引量:21
-
4蒋芝芸.“为青年服点务”——小议韦君宜的人生追求[J].大家,2012(11):80-81. 被引量:1
-
5夏晓虹.父亲的“书碑”[J].书城,2011(2):55-60. 被引量:2
-
6王培元.秦兆阳:何直文章惊海内[J].美文(上半月),2007,0(3):76-81. 被引量:1
-
7李肇正.我和《清明》[J].清明,1998(3):19-20. 被引量:3
-
8楼适夷.零零碎碎的记忆——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J].新文学史料,1991,0(1):197-206. 被引量:18
-
9许觉民.四十年话旧说新——祝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J].新文学史料,1991,0(1):207-213. 被引量:4
-
10郑效洵.最初十年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忆冯雪峰、王任叔同志[J].新文学史料,1991,0(1):214-21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杨光祖.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误区与文化心态[J].社科纵横,2005,20(6):146-148. 被引量:3
-
2蔡苓.革命战争小说与苏俄文学[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9):61-62.
-
3王瑞.编辑家秦兆阳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3):5-11. 被引量:1
-
4罗执廷.文选运作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33(5):36-41.
-
5罗执廷.论文学选刊对当代小说生产的影响[J].武陵学刊,2013,38(2):108-112.
-
6蒋芝芸.韦君宜的意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4):67-69.
-
7陈宗俊.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新诗集的生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0):24-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3):48-55. 被引量:50
-
2骆近丹.强化编辑理念,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体系[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1):100-104. 被引量:1
-
3王鑫.直面路遥的创作不足与局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3):30-34.
-
4陈宗俊.在“大众化”与“小众化”之间——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诗歌选本的语言特征[J].百家评论,2019,0(3):79-87.
-
5王璐.“顶格叙事”:路遥小说的艺术问题再审视[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18(2):61-76.
-
6杨洁.规约与折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与20世纪50年代作家文集出版略论[J].铜仁学院学报,2024,26(5):65-71.
-
1劳力.由浙江省文联、我校中文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巴人学术讨论会在甬举行[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4):60-60.
-
2子行.新年亲子诵诗会[J].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4(1):28-29.
-
3蒋潇.二题[J].黄河文学,2012(Z1):84-89.
-
4许纪达.白卷诗[J].咬文嚼字,2005,0(7):20-20.
-
5广东新闻台的一个创举[J].视听界,1992(2):56-57.
-
6陆荣春.薪火相传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之二:以长征精神接力长征[J].中国地市报人,2007(1):28-28.
-
7闻献.巴人、郁达夫手稿捐赠上海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1985,4(2):27-27.
-
8缪晓辉.我国当前医学科研必须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J].科技导报,2002,20(6):18-20. 被引量:1
-
9王根健.“硬化”档案职业——档案继续教育侧面观[J].兰台世界(上旬),2008(7):17-17.
-
10徐长才.一心可得百人[J].做人与处世,2016,0(22):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