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德育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 ,如何构建起新型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 ,以及对整个高教事业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要求、基本原则以及建立新体系。
作者
郑礼平
朱珂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不详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8-50,72,共4页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校德育评价体系
改革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1
石书臣,郑永廷.
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21):10-12.
被引量:10
2
蔡钊利.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J]
.思想.理论.教育,2001(3):56-5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
1
王孔雀,赵小刚.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基础和丰富内涵(述评)[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59-60.
被引量:4
2
王孔雀.
新世纪人的发展理论的新要求和新内涵举要[J]
.前沿,2005(1):31-33.
被引量:8
3
王孔雀,韩强.
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意义和现实定位[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5(1):75-77.
被引量:2
4
程兴燕.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5):141-143.
被引量:4
5
黄建榕.
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发展的指导价值[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0-14.
被引量:1
6
王建国,祝少辉.
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0):144-145.
被引量:11
7
杨桂侠.
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103-104.
被引量:2
8
赵艺.
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时代遭遇及解决途径[J]
.教育学术月刊,2010(8):37-39.
被引量:7
9
谢红梅,刘玉玲,戴志潜.
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特点探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6):39-44.
10
张炜,张强.
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J]
.经营管理者,2011(20):285-2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大健.
人性化 动态化 多元化——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1-74.
被引量:8
2
郭耿玉.
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兼析高校德育工作低效的缘由[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4):50-52.
被引量:8
3
胡祥平.
浅析高校德育建设问题[J]
.贵州教育,2005(12):18-19.
被引量:2
4
徐军伟.
高校学生德育评价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23(2):18-19.
被引量:5
5
赵新,赵立,殷红舒.
对构建主体性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5):104-105.
被引量:10
6
胡斌武,陈晓丽.
“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21-24.
被引量:14
7
赵祖地.
略论高校德育评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121-123.
被引量:16
8
江乐园,苏静.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问题研究综述[J]
.前沿,2005(11):97-99.
被引量:15
9
王克仁,张剑,陈澜祯.
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现状及评价体系重构原则新探[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12):59-60.
被引量:12
10
林奇凯,吴立爽.
论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34-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0
1
石怡婧.
关于高校学生会德育功能弱化现象成因的调查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5):289-289.
2
石怡婧.
强化高校学生会德育功能的对策分析[J]
.新商务周刊,2019,0(5):274-274.
3
王克仁,张剑,陈澜祯.
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现状及评价体系重构原则新探[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12):59-60.
被引量:12
4
敬枫蓉,王嵩.
浅论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对学生德育评价原则的影响[J]
.理论与改革,2007(1):152-153.
被引量:7
5
宋京双.
高校学生德育评价的合理性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7):141-142.
6
丁存霞.
大学德育评价原则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41-242.
被引量:3
7
陈瑛,梅婕,骆海峰,常志文.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2):26-28.
8
满园春.
浅谈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中的人本性原则[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7):83-84.
9
敬枫蓉,王嵩,向武,王洪运,张小红,周波.
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与学生德育评价原则及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7(3):27-32.
被引量:2
10
郑玉美,冯金丽.
从高职生的实际出发创新高职德育评价体系[J]
.今日中国论坛,2013(9S):213-21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晓兵.
和谐社会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分析[J]
.时代文学,2008(19):165-166.
被引量:1
2
赖焱烽,吴文衔,吴长虹.
对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31-33.
被引量:1
3
刘晓君.
试论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J]
.学术论坛,2009,32(1):181-184.
被引量:1
4
宋京双.
高校学生德育评价的合理性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7):141-142.
5
陈澜祯.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估探讨[J]
.前沿,2010(10):171-173.
被引量:2
6
胡聪干,王茂胜.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构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评价原则[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49-52.
7
周小李.
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J]
.现代大学教育,2011,27(3):83-88.
被引量:5
8
王春娟.
基于学生发展角度的高校学生德育评价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2):74-74.
被引量:2
9
梁明进,谭伟群,李祎.
中职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东茂名卫生学校为例[J]
.职教通讯,2012(32):76-80.
被引量:3
10
莫军华.
注重个人体验强化社会实践——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5):90-91.
1
杨桂侠.
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103-104.
被引量:2
2
黄碧钗,李高明.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3):91-94.
被引量:5
3
张国兰.
教育现代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12):83-83.
4
肖丽琴.
教育现代化条件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4(1):48-48.
5
郝园园.
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3(4):49-50.
6
范文博.
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路径研究[J]
.俪人(教师),2016,0(13):172-172.
7
彭小飞.
高等数学现代化教学新思维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9):261-261.
被引量:1
8
汤敏,杨桂青.
慕课对传统教育有何冲击[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6,11(1):95-96.
9
张恒.
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J]
.考试周刊,2012(59):119-119.
被引量:2
10
赵留兴.
网络技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影响[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2):51-5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