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确定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首先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选定拌和与压实温度对应的粘度分别为(0.275±0.03)Pa.s和(0.55±0.04)Pa.s,然后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压实试验与体积参数分析获得最佳的压实温度,再依据该压实温度下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确定适宜的剪切速率,最后根据粘度与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关系确定拌和温度。此方法确定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比较符合实际工程的现场施工温度,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与合理的。
作者
刘兆平
曹卫东
赵军
机构地区
日照市公路管理局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高弹性改性沥青
粘度
剪切速率
拌和与压实温度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兆平,赵军,李业刚,曹卫东.
高弹性改性沥青SMA-10配合比设计及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10,38(13):86-89.
被引量:4
2
张争奇,李宁利,陈华鑫.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2):36-40.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争奇,梁晓莉,李平.
沥青老化性能评价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1):1-5.
被引量:125
2
张争奇,袁迎捷,王秉纲.
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密实曲线信息及其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1-6.
被引量:90
3
曹卫东,孙大权,薛立疆,吕伟民.
密实型超薄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J]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5):32-34.
被引量:3
4
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4..
5
袁迎捷.[D].西安:长安大学,2001.
6
Todd V S.Rheologieal characteristics of bitumen in contact with mineral aggregate[J].AAPT,1996,65(1):357-377.
7
Brown E R.Investigation of stone matrix asphalt mortars[R].Washington D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
8
王捷,贾渝.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J]
.公路,2002,47(12):99-103.
被引量:30
9
陈华鑫,卢军,彭廷,胡长顺.
改性沥青的粘度特性和施工温度控制[J]
.石油沥青,2003,17(4):43-46.
被引量:41
10
袁迎捷,张争奇,胡长顺.
Superpave沥青规范对改性沥青的适用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1):9-11.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
70
1
陈华鑫,彭挺,邢明亮,陈拴发.
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外公路,2010,30(4):251-254.
被引量:1
2
张争奇,崔文社,马良,李平.
SBS改性沥青软化点试验特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6):6-10.
被引量:24
3
郝培文,徐金枝,肖曼,陈仁芳.
矿料间隙率标准研究进展[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21-25.
被引量:13
4
杨人凤,马进福.
灌缝料的搅拌特性[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5):38-40.
5
章征春,吴中怡,张军.
重交通量下沥青路面快速施工技术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5):46-48.
6
申康,陈爱文,吕文江,郝培文.
贝雷法设计密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16-20.
被引量:10
7
饶永生.
某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10):54-55.
被引量:1
8
王玮,高建立,张磊.
节能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11):64-66.
被引量:4
9
王恩东,张洪亮,王选仓.
MAC改性沥青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英文)[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6):6-12.
被引量:8
10
袁玉卿,王选仓,周鑫.
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应用技术[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26(1):43-4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
1
张争奇,李宁利,陈华鑫.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2):36-40.
被引量:68
2
李宁利,李铁虎,陈华鑫,张争奇.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J]
.材料导报,2007,21(8):92-95.
被引量:9
3
王捷,贾渝.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J]
.公路,2002,47(12):99-103.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
1
刘绪刚.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76-77.
1
陈涛.
应力吸收层在预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0):319-319.
2
林汉武.
应力吸收层在预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0,29(1):203-204.
被引量:2
3
胡明胜.
浅析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预防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37-37.
被引量:1
4
敖华广,韩冬.
沥青应力吸收层在预防路面反射裂缝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财富,2011(6):52-52.
5
刘兆平,赵军,李业刚,曹卫东.
高弹性改性沥青SMA-10配合比设计及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10,38(13):86-89.
被引量:4
6
赵军,刘兆平,曹卫东,姚占勇.
高弹性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5):102-105.
被引量:6
7
张福红.
高弹改性应力吸收层在白加黑路面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1(9):292-293.
被引量:6
8
SBS高弹性改性沥青研制成功[J]
.橡胶工业,2007,54(4):207-207.
9
李海滨.
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在宣大高速公路路面维护试验段上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35-37.
被引量:1
10
刘兆平,张世铎,司正军,曹卫东.
高弹性改性沥青SMA-10路用性能研究[J]
.公路,2012,57(11):15-17.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