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Studies in Ethics
参考文献16
-
1郑敬高.政治信仰的变革与信仰危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6-30. 被引量:5
-
2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31(1):52-56. 被引量:28
-
3任建东.道德信仰的两重规定及其限度[J].伦理学研究,2004(1):10-14. 被引量:10
-
4魏长领.道德信仰: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6):54-58. 被引量:4
-
5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14-17. 被引量:27
-
6夏鑫,祁松.试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政治信仰危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4(5):53-56. 被引量:14
-
7汤一介.我们能否走出“信仰危机”?——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一次会议发言[J].开放时代,2003(5):135-139. 被引量:2
-
8王宏维.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9-36. 被引量:12
-
9张康之.论信仰、道德与德治——社会秩序基础的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3(4):9-10. 被引量:7
-
10汪维钧,张明仓.怀疑与信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26-3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56
-
1蔡霞.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55-59. 被引量:12
-
2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6.
-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85-86.
-
4[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5[1][英]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中译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
6[2][美]杜普瑞.人的宗教向度(中译本)[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6.
-
7[3][美]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75,95.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777,426,489.
共引文献125
-
1胡杨.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困境与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J].劳动哲学研究,2020(1).
-
2杨争明,杨贵.论当代农村信仰危机与信仰重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57-58. 被引量:2
-
3宋绍柱.当前青少年的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5):104-107. 被引量:2
-
4吕先波,黎俊.2008奥运会与我国民众信仰及社会秩序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160-162. 被引量:7
-
5王红霞.试论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仰危机与重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13(3):29-31. 被引量:2
-
6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J].江海学刊,2005(1):51-54. 被引量:3
-
7闫世东.当代道德教育的审美诉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47-51. 被引量:1
-
8秋明.道德金规则的行为学原则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2(1):122-128. 被引量:4
-
9吴凡,李凤军.也谈法律信仰[J].宜宾学院学报,2005,5(11):27-29. 被引量:1
-
10王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信仰的逻辑发展和超越[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72-75.
同被引文献114
-
1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52-53. 被引量:8
-
2潘海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所面临的挑战[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6):50-52. 被引量:1
-
3莫敏.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信仰的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03,14(3):1-5. 被引量:1
-
4荆学民,李旭炎.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69. 被引量:30
-
5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2):1-12. 被引量:216
-
6丁一.法律信仰在法治化进程中的作用[J].法商研究,1999,17(6):43-45. 被引量:18
-
7李春仁.信仰问题研究的新拓展──评《人类信仰论》[J].人文杂志,1994(2):133-133. 被引量:2
-
8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1996(2):89-96. 被引量:60
-
9崔罡.20世纪儒教问题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221-222. 被引量:1
-
10黄丽.法律信仰及其缺失的原因分析[J].政法论丛,2002(3):13-1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3
-
1吴凡,李凤军.也谈法律信仰[J].宜宾学院学报,2005,5(11):27-29. 被引量:1
-
2佟金泽.走出高校德育维谷:培养大学生主体的道德信仰[J].中国西部科技,2008,7(20):77-79. 被引量:4
-
3孙景坛.关于信仰基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新探[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4(S1):121-124. 被引量:4
-
4李敏.论企业信仰的形成与构建机制[J].当代财经,2009(6):77-80. 被引量:1
-
5周涛.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综述[J].唐山学院学报,2009,22(4):25-29. 被引量:3
-
6戚如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长白学刊,2009(6):112-115. 被引量:4
-
7吴记峰,吴晓燕.四川偏远丘陵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48-49. 被引量:2
-
8毕云霞.试论城市社区的精神和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1):76-77.
-
9任文启.儒教:作为一种身体中的宗教——一个现象学的视角[J].宗教学研究,2011(4):270-273. 被引量:1
-
10邱伟,卢金慧.刍议人的需求[J].财经政法资讯,2013(4):16-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1
-
1荆云波.此岸与彼岸: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学与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8(2):186-189.
-
2许宁,刘培培.《张思德》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启示[J].电影文学,2009(10):134-135. 被引量:1
-
3任培江.重庆市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9,25(4):14-18.
-
4沈妉.苏北农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1(10):132-134.
-
5曾劲业,马立,陈诺,罗艳霞,纪钦湖.“商业两难”与道德抉择:一个以城市外来经商人员的探索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7):7-11.
-
6王一茹.现代法律信仰的博弈生存[J].法制与社会,2007(9):880-880.
-
7孙景坛.关于“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5(S1):130-132.
-
8孙景坛.儒学与儒教分离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2):87-92.
-
9吴晓燕,吴记峰.回归与重塑:传统自治思想基础与现代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基于嘉陵江文化中自治思想的探讨[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4):66-70. 被引量:5
-
10李建东,吴记峰.嘉陵江流域基层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16-19.
-
1盛夏.浅谈良心对重构中国人纯粹信仰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244-244. 被引量:1
-
2陈始发.深入学习“三个代表” 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2,4(3):45-46.
-
3李光彪.努力保持纯洁性[J].社会主义论坛,2013(2):58-58.
-
4谢武军,王伟中.关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6):169-170. 被引量:1
-
5张忠华.党员干部信仰危机问题探析[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1):34-37.
-
6严波.试析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美国经验的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5):9-12.
-
7陈加兴.对道德建设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思考[J].苏盐科技,2003(2):41-42.
-
8道德重建,就从现在开始[J].中国新闻周刊,2011(15):2-2.
-
9张永战,杨颖.中国近现代信仰危机的历史考察[J].新农村(黑龙江),2010(4):80-80.
-
10李向平.社会转型与信仰危机[J].检察风云,2013(20):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