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采访权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延伸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当前引起关注的记者采访权问题发表以下看法 :记者采访的权利是一种公民间自由交谈的权利 ,记者没有、也不应有其它的特权 ;记者的采访权不是行政、司法和其它组织赋予的 ,因而权力组织无权剥夺记者的采访权 ;记者采访不是“执行公务” ,而是人民赋予的服务于他们获知需要的一种延伸的公民权利 ,记者应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作者
陈力丹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0,共2页
Modern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采访权
言论自由权
记者
中国
公民权利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69
1
杨保军.
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J]
.当代传播,2004(2):10-11.
被引量:18
2
黄顺铭.
“用事实说话”的历史脉络探微[J]
.当代传播,2004(2):24-26.
被引量:9
3
吴飞.
足协的“封杀令”与媒体的采访权[J]
.当代传播,2004(2):65-66.
被引量:6
4
喻国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从“非典型肺炎”风波所想到的[J]
.新闻实践,2003(6):27-28.
被引量:2
5
薛洪.
报纸参与投资的“三个环节”[J]
.新闻界,2002(6):26-27.
被引量:1
6
赵维.
隐私,这道甜点——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J]
.书屋,2004(1):35-41.
被引量:4
7
王志杰,单波.
传播学的现实关怀与思维方法——马特拉访谈录[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25-28.
被引量:5
8
刘学义.
新闻批评的边界[J]
.声屏世界,2004(7):4-5.
被引量:6
9
陈力丹.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5):39-44.
被引量:48
10
张文显,信春鹰.
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
.当代法学,1990,4(1):74-7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2
1
陈力丹,朱至刚.
新闻传播学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34-37.
被引量:4
2
陈力丹,朱至刚.
新闻传播学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J]
.今传媒,2005,13(5):38-41.
被引量:1
3
吴飞,白林,鲍璐茜,刘佳,陈珂,李佳颖.
2002-2004年新闻学研究综述(下)[J]
.当代传播,2005(4):12-17.
被引量:1
4
周俊.
试论电视暗访的职业意识[J]
.电视研究,2007(1):21-22.
被引量:2
5
林爱珺.
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2):51-54.
被引量:25
6
周俊.
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J]
.国际新闻界,2009,31(12):22-26.
被引量:3
7
夏永.
采访权与沉默权的现实关系解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110-112.
8
夏永.
采访权和沉默权的冲突与平衡[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3(2):67-69.
9
周俊.
隐性采访应有的职业意识[J]
.青年记者,2011(15):37-39.
被引量:1
10
严俊.
兰成长悲剧的原因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7(10):744-74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赵婧.
“模仿趋同”是对还是错——对“模仿趋同”现象的多元解析[J]
.编辑之友,2005(5):17-19.
被引量:2
2
杜骏飞.
中国网络研究的学术进展与学科结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4):5-19.
被引量:7
3
周俊.
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J]
.国际新闻界,2009,31(12):22-26.
被引量:3
4
朱颖,陈艳.
政府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广州市构建阳光政府为视角[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1):65-68.
5
胡智锋,张欣,杨洪涛,肖贝荻,王静,谢寒,高嵩,周文婧,罗凯,王锐东.
2009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
.当代电影,2010(3):93-104.
被引量:2
6
刘成文,王静.
“两会”中的新闻发布会研究初探[J]
.今传媒,2010,18(4):23-24.
被引量:1
7
黄月琴.
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问题、反思以及再起步[J]
.新闻窗,2010(2):68-69.
8
薛国林,李志敏.
平衡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论中国传媒的身份危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9):11-15.
被引量:7
9
李旭妍.
浅析记者人文关怀[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10(8):50-55.
被引量:1
10
周东华,白生良,刘丽娟.
政府网站应对“网络谣言”研究——以西安针扎事件为例[J]
.今传媒,2011,19(7):13-16.
被引量:1
1
林兴乐.
论新闻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
.宁夏党校学报,2011,13(4):58-60.
被引量:1
2
刘正祥.
网络言论的失范及其法律规制[J]
.政法学刊,2010,27(2):72-77.
被引量:9
3
冯准.
从“人肉搜索”看公民言论自由权与隐私权的对峙[J]
.学理论,2010(6):75-76.
被引量:1
4
陶玉霞.
一个应予严格解读的司法解释[J]
.法律与生活,2013(20):7-7.
5
张政.
浅析陈平福案——兼论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保护与合理限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2):68-69.
6
回丽.
网络言论的法律问题[J]
.时代教育,2014(3):236-236.
7
刘晓峰.
采访权:公民权的延伸[J]
.记者摇篮,2005(11):40-41.
8
夏立,郑筱清.
由记者采访权遭受挑战论我国的公民言论自由权[J]
.视听纵横,2005(5):31-32.
9
赵文辉,陆军.
谈涉警舆论监督的误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1):81-84.
被引量:1
10
进步之痛[J]
.当代贵州,2011(6):60-61.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