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新技术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尤其是以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成为经济重要增长点。本文从什么是高新技术服务业,并与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区别着手,对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新技术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作者
伍慧春
机构地区
温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出处
《管理观察》
2008年第13期126-128,共3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关键词
高新技术服务业
技术支撑体系
分类号
F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姚莉英.
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服务业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2006(4):50-53.
被引量:22
2
杨亚琴,王 丹.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61-66.
被引量:105
3
代文,秦远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123-125.
被引量:37
4
宋庆迎.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能级的提升[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4):32-3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徐颖,张少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
.经济纵横,2004(8):7-9.
被引量:12
2
徐全勇.
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J]
.上海金融,2004(12):42-44.
被引量:13
3
孙晓峰.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制度环境[J]
.兰州学刊,2004(6):161-163.
被引量:23
4
吴勤堂.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J]
.宏观经济研究,2005(1):22-24.
被引量:41
5
杨亚琴,王 丹.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61-66.
被引量:105
6
赖磊,舒欣.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05(3):42-43.
被引量:16
7
韩云.
产业集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J]
.集团经济研究,2005(12S):137-138.
被引量:10
8
代文,秦远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123-125.
被引量:37
9
Samuel M Ehrenhalt.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nge; thecase of New York City [J].Monthly Labor Review, February 1993.
10
The Business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 in New York State, Empire State Development, April 2001.
共引文献
163
1
赵超超,徐爱华.
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对中小城市的思考[J]
.江苏商论,2009(11):82-84.
2
方慧,陈灏.
科技支撑能力与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5):88-94.
被引量:2
3
杨嫩晓.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西安的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12,28(4):123-125.
被引量:3
4
张林兵.
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大都市建设[J]
.时代金融,2008,0(12):167-170.
被引量:3
5
高运胜.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要素分析[J]
.消费导刊,2008(10):221-221.
被引量:7
6
郑君君,陆伟.
新型产业集群在美国的聚集效应[J]
.江汉论坛,2005(12):31-33.
被引量:1
7
荣晓华.
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42-44.
被引量:14
8
黄德锡.
整合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推动都市产业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5):71-74.
被引量:7
9
姚莉英.
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服务业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2006(4):50-53.
被引量:22
10
闫彦明.
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9):38-46.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2
1
王瑞丹.
高技术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机理与分类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0-54.
被引量:37
2
高技术服务业: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J]
.新材料产业,2009(8):77-8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娄策群,杨瑶,范昊.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62-1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瑶.
基于生态理论的高技术服务业协同发展动力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21(3):109-111.
1
上海启动“云海计划”[J]
.能源与环境,2011(3):113-113.
2
汪立昕.
《产品质量法》之“辩”[J]
.质量与标准化,2014(8):33-34.
3
罗敏.
“走出去”,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记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J]
.华东科技,2012(2):56-57.
4
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揭牌 五年内总产值将达80亿元[J]
.软件工程师,2010(9):4-4.
5
孙细燕,康锐.
基于主成分法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评价[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2):164-166.
6
王平,顾昌祺,陈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B06):121-124.
被引量:4
7
周卫东.
立足“四个体系” 推动无线电管理再上台阶[J]
.上海信息化,2013(5):10-12.
8
宣烨.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其发展路径[J]
.规划师,2016,32(9):39-39.
被引量:1
9
周宏春.
循环经济: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J]
.新经济导刊,2002(14):70-73.
被引量:33
10
山东将建设八大质检中心促进鲁牌成名牌[J]
.山东建设,2005(23):23-23.
管理观察
200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