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工业应用表明,采用RSDS-Ⅱ技术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从715?g/g降低到140?g/g,RON损失0.6个单位,抗爆指数损失0.35个单位。标定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和较好选择性,完全可以满足炼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作者
孙其元
机构地区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
出处
《科技风》
2010年第7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工业应用
选择性
加氢脱硫
辛烷值
分类号
TE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L.David Krenzke等.Hydrotreat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for low emis-sionsfuels. NPRA AM-96-67 .
同被引文献
41
1
钱伯章.
劣质催化裂化原料油的加氢预处理技术[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7).
被引量:1
2
Li Dadong 1, Shi Yahua 1, Yang Qingyu 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SINOPEC, Beijing 100083,2. Yansh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SINOPEC, Beijing 102503).
Low Sulfur Low Olefin Gasoline Production by RIDOS Technology[J]
.工程科学(英文版),2003,1(2):40-46.
被引量:3
3
戈军.
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工艺分析[J]
.石油化工设计,2004,21(2):1-5.
被引量:4
4
白跃华,高金森,李盛昌,徐春明.
催化裂化汽油辅助提升管降烯烃技术的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10):17-21.
被引量:32
5
李超,张志华,胡胜赵,庆龙.
国内外加氢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
.石油规划设计,2004,15(6):5-8.
被引量:8
6
黄薇,范煜,鲍晓军.
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研究开发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26-31.
被引量:14
7
高金森,徐春明,卢春喜,毛羽,石秦岭,王爱平,刘洪安.
滨州石化催化裂化汽油辅助提升管改质降烯烃技术工业化[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6):8-10.
被引量:20
8
陈鑫,蔡卫,于向真,李明丰.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系列催化剂工业试生产及应用[J]
.工业催化,2005,13(6):18-21.
被引量:18
9
赵地顺,马四国,刘翠微.
FCC汽油选择性氧化脱硫的实验室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1):31-34.
被引量:12
10
马强,贠世海,李凤岭.
加氢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内江科技,2007,28(3):103-10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丁宏霞.
FCC加氢技术及其主要设备研究应用进展[J]
.广州化工,2011,39(4):49-50.
被引量:4
2
马新龙.
劣质原料催化裂化脱硫降烯烃生产清洁汽油技术[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12,19(1):39-42.
被引量:1
3
张萍,马新龙.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及反应吸附脱硫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12,19(2):41-4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周林,居沈贵,张清瑞,曹文宁,朱止阳,郑欢.
Co对Cu^+-13X分子筛选择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J]
.石油化工,2014,43(3):281-286.
被引量:4
2
毕凤云,仉涛,魏丹丹,吴全贵.
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及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14,41(19):114-115.
3
陈新,于成林,邬振宇.
FCC汽油加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化工管理,2015(4):202-202.
4
姚文君,常晓昕,高源,林宏,王书峰,王廷海.
汽油加氢改质GARDES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及工业应用[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5,33(2):141-146.
被引量:9
5
李倩.
硫化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发展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5(3):61-61.
6
武同霞.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开发研究[J]
.当代化工,2016,45(7):1634-1636.
7
于建民,吴凤芹,姚超,李霞章,左士祥,刘文杰,夏建文.
NiO-ZnO/TiO_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苯并噻吩上的吸附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16,44(8):162-165.
被引量:1
8
毛艳红,魏民,刘冬梅,王海彦.
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工艺研究进展[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6,36(6):5-9.
被引量:5
9
张光.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科技传播,2012,4(14):58-59.
10
王宇,刘明丽,王志云.
探析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及其应用[J]
.化工管理,2014(8):90-91.
1
郑鲜,郑艳,赵红霞.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2016,23(11):115-115.
2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J]
.江西石油化工,2004,16(2):44-44.
3
鲍胜.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Ⅲ的工业应用[J]
.广东化工,2014,41(18):53-54.
被引量:1
4
段为宇,姚运海,赵乐平,刘继华,李杨,李彬,伊西清,肖凤良.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J]
.当代化工,2006,35(1):34-36.
被引量:5
5
段为宇,庞宏,赵乐平,刘继华,李杨,刘家海,罗爱国,向琼,谢承志.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J]
.工业催化,2006,14(5):25-26.
被引量:9
6
段为宇,赵乐平,刘继华,刘晓欣,王艳涛.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OCT-M的工业应用[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5):9-10.
被引量:21
7
丁燕军,屈建新.
第二代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技术的应用[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26(4):8-11.
被引量:4
8
赵乐平,周勇,段为宇,梁永超,徐志达,李立权,薛浩.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2):6-8.
被引量:73
9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鉴定[J]
.气体净化,2005,5(1):21-21.
10
徐莉.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通过鉴定[J]
.精细石油化工,2005,22(2).
科技风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