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次抢劫”犯罪的认定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基于我国刑法的行为客观主义特征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本文认为“多次抢劫”的每次抢劫都应当构成犯罪。而且,“多次抢劫”并非纯正的情节加重构成,其实质是抢劫的同种数罪,只是立法将其作为一种加重构成的情节予以规定。因此,“多次抢劫” 仅限于“多次基本抢劫”的既遂犯罪。
作者
李佑喜
严一鸣
机构地区
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抢劫
加重构成
罪刑相适应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1
何秉松.
试论新刑法的罪刑相当原则(下)[J]
.政法论坛,1997,15(6):10-2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刘强.
对刑法“不得假释”之规定(81条第二款)的商榷[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4):5-9.
被引量:1
2
王瑞君.
实然的规定与应然的选择——对现行刑法第五条通说的质疑[J]
.学习与探索,2005(2):76-79.
3
李永升.
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39.
被引量:8
4
王瑞君,王芳.
刑罚置配的标准——兼对刑法第5条、第61条规定之解读[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3):24-27.
5
肖秀珠.
强化青年“三感” 增强团组织凝聚力[J]
.建筑,2006(07X):61-61.
被引量:8
6
杨书文.
刑事古典学派的罪过形式学说管窥[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61-62.
7
王瑞君.
体系性思考与量刑的规范化——以《量刑指导意见》及实践为分析对象[J]
.政法论丛,2014(6):72-79.
被引量:4
8
李永涛,吴照美.
英国反诈骗犯罪司法改革之鉴——以权利与义务平衡为视角[J]
.公安研究,2019,0(1):72-83.
9
张峰铭.
超越比例原则:同态报应量刑原则的法理根基与实践意义[J]
.交大法学,2024(3):35-50.
被引量:1
10
李永涛,曹勋.
综合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问题思考——以广西宾阳县地域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治为例[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7(3):63-6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39
1
任素贤,秦现锋.
应当免除处罚的犯罪中止不应计入犯罪次数[J]
.人民司法,2012(22):14-17.
被引量:4
2
周光权,卢宇蓉.
犯罪加重构成基本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66-76.
被引量:37
3
肖中华.
论抢劫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5):84-90.
被引量:72
4
胡家贵,陈瑞兰.
关于犯罪形态的几个问题[J]
.政法论坛,1997,15(6):39-43.
被引量:8
5
张本勇.
关于抢劫罪中部分情节加重犯的认定[J]
.政治与法律,2005(1):96-99.
被引量:9
6
阮齐林.
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J]
.法学研究,2002,24(2):33-44.
被引量:116
7
沈志民.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新探[J]
.当代法学,2005,19(4):73-78.
被引量:4
8
顾保华.
《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解读与评析[J]
.人民检察,2005(08X):41-47.
被引量:15
9
黄祥青.
论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认定思路与方法[J]
.政治与法律,2005(6):138-145.
被引量:19
10
张小虎.
多次行为的理论定性与立法存疑[J]
.法学杂志,2006,27(3):29-3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裘霞,李佑喜.
以刑制罪:一种定罪的司法逻辑[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6):43-45.
被引量:13
2
卢建平,赵康.
“多次抢劫”中“抢劫”的犯罪形态[J]
.人民检察,2016(1):11-16.
被引量:4
3
陈春云.
认定“多次抢劫”的广义说之提倡[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4):7-16.
4
梁丹丹.
严格解释路径下多次型加重犯的认定——以“多次抢劫”为切入点[J]
.法治社会,2024(1):115-1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猛.
论多次抢劫的未完成形态与刑罚裁量[J]
.刑事法评论,2022(1):524-543.
2
赵运锋.
论刑罚反制的价值思考与模式构建[J]
.法学论坛,2009,24(6):121-127.
被引量:10
3
赵运锋.
以刑制罪:罪刑关系的反思与展开[J]
.政治与法律,2010(7):9-18.
被引量:16
4
余文唐.
化解罪刑失衡之解释学路径 综合型“以刑议罪”探微[J]
.法律适用,2011(6):90-94.
被引量:8
5
赵运锋.
刑罚反制罪名——罪刑关系的发展与反思[J]
.河北法学,2013,31(2):52-57.
被引量:10
6
储继波.
论以刑制罪:对犯罪构成所作的实质解释[J]
.延边党校学报,2013,29(4):74-76.
被引量:1
7
赵晓耕,孙倩.
中西刑法思想史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探源[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1(1):63-77.
被引量:2
8
周建达.
“以刑定罪”的实践样态及其分析——以Y市法院的实证考察为基础[J]
.环球法律评论,2015,37(1):20-40.
被引量:20
9
郝艳兵.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J]
.海峡法学,2015,17(4):45-53.
被引量:3
10
孙道萃.
以刑制罪的知识巡思与教义延拓[J]
.法学评论,2016,34(2):109-118.
被引量:22
1
谢彤.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理解与适用[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4):19-21.
被引量:2
2
李运才,张新元.
应严格解释“多次抢劫”[J]
.人民检察,2010(12):75-76.
被引量:3
3
李恩维.
永远的愧疚[J]
.人民公安,2001,0(9):37-37.
4
金涛.
多次抢劫的司法认定[J]
.法制与社会,2008(3):145-146.
被引量:1
5
王敏.
“多次抢劫”的理解与适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99-300.
6
赵彧.
新刑法中的抢劫罪[J]
.检察理论研究,1997(4):92-93.
7
杨北鹏.
略议“多次抢劫”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251-252.
8
马秋生.
多次抢劫的犯罪形态[J]
.人民司法,2013,0(22):66-68.
被引量:2
9
王春燕,王利平.
抢劫案件中“多次抢劫”的司法认定问题[J]
.中国检察官,2010(12):31-33.
被引量:1
10
陆玉凤,陈琼.
浅谈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J]
.湘潮(理论版),2012(2):56-56.
被引量:1
人民检察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