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绿色包装材料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绿色包装的含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绿色包装材料产生的必然性,介绍了绿色包装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促进绿色包装材料发展的措施。
作者
范静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50-51,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绿色包装
环境
材料
分类号
TB4 [一般工业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1
吴伟,陶德良,贺全国.
绿色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及展望[J]
.包装工程,2007,28(3):30-33.
被引量:26
2
[美国]罗克波特出版公司编.包装设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耿东伟,许文才,曹国荣.
环保型缓冲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包装工程,2004,25(4):11-13.
被引量:55
2
戴宏民,戴佩华.
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进展和我国的发展对策[J]
.包装工程,2004,25(6):4-7.
被引量:36
3
武瑞之,魏风军.
绿色包装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探析[J]
.包装工程,2005,26(2):99-101.
被引量:11
4
许呈涌.
绿色包装材料发展趋势[J]
.中国新包装,2006(1):34-34.
被引量:3
5
李玲.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
6
胡国华.功能性食品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41.
7
LIN T Y,Bottlenecks and Strategies of Green Mold Compound[J].IEEE Trans Compon Packag Technol,2003,26(2):492 -494.
8
Engineering Talk Editorial Team.PLM Software to Aid Green Package Design[J].IB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lutions,2005,(7):26-28.
9
KEE J B N,YIP J T S.Towards a Halogen-free Package-green Molding Compound[C]//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ymposium.IEMT 2003.IEEE/CPMT/SEMI 28th International,2003.(余不祥)
10
王进.新型绿色包装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25
1
曾朝辉.
凹印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特点分析[J]
.包装工程,2008,29(8):210-213.
被引量:4
2
熊兴福,孙雪梅.
TRIZ理论在超市环保购物袋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29(10):185-187.
被引量:12
3
郭弟强.
包装形象视觉设计的内涵与发展新趋向[J]
.包装工程,2009,30(7):136-137.
被引量:11
4
杨骁丽.
麦秸防护内衬包装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研究[J]
.包装工程,2010,31(3):35-37.
5
孙电电,陆荣.
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2010(36):125-126.
被引量:2
6
庞野营.
论安化黑茶的绿色包装[J]
.包装工程,2011,32(22):79-80.
被引量:12
7
贺全国,聂立波.
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再生利用[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5):1-5.
被引量:1
8
宋晓君,刘飞龙,姜波.
基于绿色包装材料应用和发展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64-64.
被引量:3
9
冯晋荃,张独伊,赵鑫,王标兵.
聚乳酸/纳米银负载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1):37-40.
被引量:3
10
彭建祥.
基于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方法研究[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2):121-1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4
1
骆光林,郭彦峰,徐筱.
谈谈绿色缓冲包装材料[J]
.印刷世界,2004,9(8):37-39.
被引量:2
2
陈昌杰.
塑料包装材料应当成为绿色包装的主力军[J]
.国外塑料,2004,22(10):38-41.
被引量:1
3
戴宏民,戴佩华.
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及环境标志[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6):600-605.
被引量:5
4
钟蕾,苗延荣.
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包装设计概念[J]
.包装世界,2006(2):79-81.
被引量:7
5
张元标.
熵权优属度向量模型在绿色包装材料评价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6,27(3):44-46.
被引量:3
6
高海亲.
对发展绿色物流包装的几点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04X):132-133.
被引量:3
7
杨金枝,陈锦屏,雷昌贵.
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与开发[J]
.粮油食品科技,2007,15(6):76-78.
被引量:1
8
赵素芬.
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与研究进展[J]
.中国包装,2007,27(6):23-25.
被引量:3
9
李勃昕,陈建华,张卫华.
绿色包装材料:壳聚糖的应用[J]
.包装世界,2008(1):28-29.
被引量:2
10
刘世昌,蒋嘉.
绿色包装油墨标准诞生[J]
.包装世界,2008(3):11-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言松,曹巨江.
我国绿色包装研究进展[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32(1):60-64.
被引量:23
2
秦秀娟,徐兵兵,潘朋朋.
浅析绿色包装[J]
.科技视界,2017(7):104-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娟,王洪江,孟令伟,刘伟,李晨阳,王艳.
稻壳粉一次性餐盘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32(6):11-14.
被引量:3
2
曹龙奕,于志彬.
可食性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33(4):50-55.
被引量:22
3
陈德庆,钟苗苗,钟云飞.
沃尔玛的绿色包装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湖南包装,2015,30(3):60-63.
被引量:1
4
张洪波,赵子怡,孙昊,王利强,钱怡,张新昌.
纸模制品用植绒胶的制备应用及流变性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6,34(5):11-15.
被引量:1
5
魏风军,贾秋丽,刘浩.
绿色包装领域核心文献、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研究[J]
.包装学报,2016,8(4):1-7.
被引量:5
6
王超俊.
试析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的必然性[J]
.信息系统工程,2017,30(3):19-19.
被引量:1
7
李昂,张华江,范铭育,韩汉林,郭依.
响应面优化大豆蛋白膜抗拉伸强度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17,38(4):76-80.
被引量:2
8
李鸿明,周义.
一种绿色包装设计评价方法[J]
.包装工程,2017,38(13):208-212.
被引量:10
9
蔡学林.
绿色包装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管理[J]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3):38-39.
10
张倩,王建清,王玉峰.
添加PBAT的PLA/PHB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7,35(4):6-9.
被引量:3
1
向贤伟.
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及其研究开发[J]
.株洲工学院学报,1997,11(3):14-18.
2
薛允连.
“绿色包装”的新潮流[J]
.湖南包装,1998,13(3):16-17.
3
凌继栋.
从材料发展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J]
.世界科学,1989,11(8):23-25.
4
王琦.
浅述世界材料发展[J]
.企业导报,2011(2):298-298.
5
陈岭.
日本促进智能材料发展[J]
.高技术通讯,1991,1(8):45-46.
6
杨丹丹,李辛辛,王舒静.
绿色包装材料概述[J]
.中国包装工业,2014,22(3X):91-91.
被引量:2
7
邝应.
塑料包装材料发展的新特点[J]
.中国包装工业,1997,5(3):29-30.
8
“绿色包装材料”面面观[J]
.上海包装,1998(2):18-22.
9
赵素芬.
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与研究进展[J]
.中国包装,2007,27(6):23-25.
被引量:3
10
于志鹏.
新世纪绿色包装材料真空喷铝转移卡纸[J]
.广东包装,2002(4):15-16.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