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峡“唐戏”得名考(上)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峡地方戏剧"踩堂戏"也被称为"唐戏",其名称的产生源于三峡流播的唐文化,体现了关中及其古都长安对三峡地区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地名和田野考察,对"唐戏"得名进行考证,希望以一戏名管窥唐文化经过千年传承,唐文化烙印至今还深深印在三峡老百姓心里。
作者
黄权生
罗美洁
机构地区
三峡大学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三峡论坛>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水文化研究所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46-51,共6页
Ethnic Art Studies
基金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武陵民族走廊人口流动与生态变迁研究"(11CZS018)的资助
关键词
三峡
踩堂戏
唐戏
薛刚反唐传说
唐文化
分类号
I23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向贤荣,谭庆星.
巴东堂戏[J]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Z1):20-23.
被引量:1
2
洪运玖.
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始末[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3-4.
被引量:2
3
段春旭.
论薛家将故事的演化与繁荣[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71-74.
被引量:2
4
张延莉.
巴东堂戏田野调查报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1-87.
被引量:4
5
李力.
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1):81-83.
被引量:53
6
高峰,玉宝.
下谷唐戏[J]
.民族大家庭,2008,0(6):53-53.
被引量:1
7
徐永安.
庐陵王流放传说探析[J]
.飞天,2010(22):22-2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刘富琳.
“口传心授”释义[J]
.中国音乐,1997(4):24-25.
被引量:29
2
黄翔鹏.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
.中国音乐学,1987(4):4-21.
被引量:169
3
王晓玮.
蓬莱地名文化考[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3):61-61.
被引量:3
4
方允璋.
电子阅览室≠网吧——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反思[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5):65-69.
被引量:37
5
江凤霞.
从地名透视中美社会心理差异[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1A):143-143.
被引量:6
6
曹瑞芳.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3):81-88.
被引量:8
7
李文莉.
论重庆涪陵地名的命名类型及文化意义[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50-154.
被引量:8
8
高源章,邓明旺,邓贵洪.巴东堂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9
杨晓.小黄侗寨[嘎老]传承的考察与研究[A].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约翰·布莱金 马英瑶.人类的音乐性何在?-人为组织的音响.音乐教育,2002,(2).
共引文献
57
1
唐莹.
宜宾市地名文化探析[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2):164-170.
2
黄权生,罗美洁.
三峡“唐戏”得名考(下)[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3):69-73.
被引量:1
3
王晓玮.
蓬莱地名文化考[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3):61-61.
被引量:3
4
李冬哲,刘国旭.
佛教文化与中国地名[J]
.中国地名,2006(1):53-54.
被引量:1
5
江凤霞.
从地名透视中美社会心理差异[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1A):143-143.
被引量:6
6
曹瑞芳.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3):81-88.
被引量:8
7
王彬.
地名的文化生态分析——以岭南部分地名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06(8):145-150.
被引量:12
8
李文莉.
论重庆涪陵地名的命名类型及文化意义[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50-154.
被引量:8
9
洪秋月.
慈溪地名与文化初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124-126.
被引量:6
10
李文莉.
地名词汇的历时变化及其社会动因——以涪陵地名为例[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4):60-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
1
张书源.
民间艺术的奇葩——梁山灯戏[J]
.四川戏剧,2009(6):64-64.
被引量:4
2
周冠宇.
巫山踩堂戏个案研究[J]
.四川戏剧,2013(4):117-1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晓娟.
渝东地区戏曲中舞蹈形态的挖掘与保护[J]
.黄河之声,2015(10):104-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娜.
甪直打莲湘舞蹈的形态特征及其价值意蕴[J]
.尚舞,2023(11):108-110.
1
黄权生,罗美洁.
三峡“唐戏”得名考(下)[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3):69-73.
被引量:1
2
林继中.
“诗园”:豪门里的诗——“唐文化与文学”研究之二[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7(3):28-34.
3
丁莉.
《源氏物语》的“唐物”、唐文化与唐意识[J]
.国外文学,2011(1):33-40.
被引量:10
4
封志良.
人物素描[J]
.散文诗,2007,0(Z2):157-158.
5
杨红.
日本巨著《源氏物语》中有关唐文化的体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3):120-121.
被引量:1
6
谭淑娟.
从杜诗、杜甫评价看唐宋时期的文化走向[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2):70-72.
7
孙星群.
隋唐五代的福建民间歌谣[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7-127.
8
葛雅萍.
徐渭《四声猿》对中国戏剧的影响[J]
.文学教育,2015(8):40-43.
9
焦贵瑛.
贵客临门[J]
.戏剧文学,2000(5):62-66.
10
刘不朽.
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J]
.中国三峡建设,2003(4):46-50.
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