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复兴与现代政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两次断裂,中国当下已经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近十多年来,儒学作为中国文化最为悠久的一个传统重新进入中国学人的视野,"大陆新儒家"群体正在推动一场儒学复兴运动。然而儒学在现代社会复兴的可能性如何?它对当下国人的精神重建有何意义?学人刘擎、秋风等,给出了他们各自的探索。
作者
刘擎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1,共11页
Frontiers
关键词
儒家传统
政治儒学
大陆新儒家
现代政治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任锋.
期待开放的宪制会话:国族崛起下的儒学与自由主义[J]
.开放时代,2011(11):42-54.
被引量:8
2
姚中秋.
儒家宪政民生主义[J]
.开放时代,2011(6):26-41.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秋风.
儒家伦理与慈善精神[J]
.文化纵横,2010(6):25-31.
被引量:5
2
齐仁.
论中国模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J]
.文化纵横,2010(5):16-28.
被引量:11
3
任锋.
当罗尔斯遭遇孔子——评白彤东《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J]
.开放时代,2010(11):151-158.
被引量:1
4
丁耘.
论中华传统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J]
.文化纵横,2011(1):93-100.
被引量:6
5
任剑涛.
吁求普世儒学--现代性儒学普世论立场的建构[J]
.开放时代,2011(3):5-33.
被引量:2
6
姚中秋.
儒家四期新说——兼评牟宗三先生的儒学三期说(下)[J]
.国学学刊,2011(1):83-93.
被引量:1
7
丁耘.
斗争、和谐与中道——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J]
.文化纵横,2011(2):112-117.
被引量:6
8
任锋.
宪政儒学的传统启示[J]
.开放时代,2011(6):17-25.
被引量:8
9
姚中秋.
儒家宪政民生主义[J]
.开放时代,2011(6):26-41.
被引量:26
10
姚中秋.
天下为公:一个永恒的治理秩序意向——《礼运》“大同”章义疏[J]
.当代儒学,2011(1):93-12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2
1
释启鹏.
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基础[J]
.中国政治学,2019,0(2):70-98.
被引量:7
2
任强.
遭遇法治社会的中国文化传统——在道德、法治与自治的罅隙求生存[J]
.学习与探索,2015(9):59-67.
被引量:5
3
任锋.
期待开放的宪制会话:国族崛起下的儒学与自由主义[J]
.开放时代,2011(11):42-54.
被引量:8
4
黄敏兰.
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J]
.探索与争鸣,2012(1):74-78.
5
滕祥志.
当代中国思想的重大转向——经典、格式与道统[J]
.社会科学论坛,2012(11):190-207.
6
褚宸舸,曹鑫.
近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回顾[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47-57.
被引量:1
7
干春松.
“儒学第三期发展”重思[J]
.学习与探索,2013(1):37-42.
被引量:2
8
姚中秋.
儒家宪政论申说[J]
.天府新论,2013(4):16-23.
被引量:13
9
任锋.
儒家宪政的传统与展望[J]
.天府新论,2013(4):24-30.
被引量:4
10
张敏.
儒家宪政之形成及其创造性转化——从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谈起[J]
.河北法学,2013,31(10):168-174.
1
曹晨辉.
关于“儒家复兴”之我见──兼谈儒学的当代意义[J]
.新视野,1997(1):34-36.
2
李强,刘磊.
张君劢论儒家思想复兴[J]
.新西部(理论版),2011(7):117-117.
3
张文英,牛玉香.
论尼采的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意义[J]
.理论探讨,1999(2):64-66.
被引量:1
4
朱彩方.
道德和精神重建的根本途径──向内用功[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8(3):185-189.
5
秋风.
呼唤商君子[J]
.中国企业家,2013(22):118-119.
6
胡军.
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J]
.思想与文化,2009(1):14-23.
7
任文利.
儒教作为“国民宗教”的向度考察[J]
.原道,2014(1):3-19.
被引量:1
8
牛永红,姜涛.
道家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意义[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21-23.
9
宋阔.
乌托邦精神重建:马克思哲学的使命[J]
.林区教学,2008,0(5):21-23.
10
宋厚亮,张旭.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J]
.中国慈善家,2015,0(3):71-74.
天涯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