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监管问题探讨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量集聚了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些机构和金融业务,已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其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引导和规范。本文将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剖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
余建强
机构地区
深圳发展银行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4-65,共2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监管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2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1
Richard Portes. Ratings agency reform[A].2008.
2
Paul McCulley.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Hyman Minsky’s Economic Journey[M].The Resarch Foundation of CFA Institute,2009.
3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Credit Risk Transfer: Development from 2005 to 2007[M].2008.
4
巴曙松.
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
.中国金融,2009(14):24-25.
被引量:201
5
秦岭.
美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
.金融法苑,2009(2):136-146.
被引量:28
6
易宪容.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
.江海学刊,2009(3):70-76.
被引量:15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萨缪尔森.《放松管制的经济难以持续》,《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6日.
2
马俊.《危机还是契机?》,《南方周末》2009年2月5日.
3
范奥德.《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及美国的经验教训》[J].比较,2007.
4
Lall等.《金融体系如何影响经济周期》,载《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6页.
5
比尔·格罗斯.《支持核心资产价格》[J].证券周刊,2009,.
6
黄元山.《股票分析师太乐观?》[J].(香港)信报月刊,2008,.
7
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1,153页.
8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Credit Risk Transfer:Development from 2005 to 2007,April 2008.
9
次贷风波课题组.《次贷风波启示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75-76页.
10
刘卓衡.《日元利差交易剖析》[J].(香港)信报月刊,2007,.
共引文献
342
1
李思佳.
论影子银行监管[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105-146.
2
刘鑫,陈学军.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20(3):32-37.
3
邓文硕.
财富红利时代银行理财的机遇、挑战与革新[J]
.金融会计,2021(1):13-22.
被引量:1
4
柯燕青.
非银产品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研究——兼论资管新规的效应[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1):111-115.
被引量:1
5
阮健伦.
中国影子银行现状及法律监管[J]
.广东经济,2017,0(2X):231-231.
被引量:2
6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
.金融发展评论,2012(8):61-76.
被引量:75
7
王景斌,梅红.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探析——基于加拿大影子银行管控的经验[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3):35-40.
8
郑阳.
影子银行——信贷扩张的新模式[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1):160-162.
被引量:3
9
潘雨晰.
“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J]
.经济视野,2013(19).
10
陈茹.
我国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关系的辩证分析——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
.西部金融,2014(9):38-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及监管[J]
.浙江金融,2012(12):20-22.
被引量:7
2
魏涛,刘义,杨荣,曾羽,王家.
激辩: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J]
.金融发展评论,2013(2):1-51.
被引量:21
3
柯伟.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5):12-12.
被引量:8
4
赵玉平.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2(S2):68-68.
被引量:2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景晓达.影子银行规模到底有多大[N].中国财经报,2013-01-29.
7
Varriale Gemma. The risks of shadow banking' s growth [ J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2011 (9).
8
Acharya Viral V. Governments as Shadow Banks:The Looming Threat to Financial Stability [ J ]. Texas Law Review, 2012 ( 7 ).
9
[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6版.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辛乔利.影子银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引证文献
13
1
倪小莉.
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与管理[J]
.中国外资,2013(16):276-277.
2
朱双婧,张颖薇.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13(4):33-35.
被引量:2
3
陈霄,王贝芬.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4):40-44.
被引量:10
4
陈霄,王贝芬.
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影响[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3):31-33.
被引量:1
5
郑爱华,闫百启.
影子银行对中小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4(3):56-58.
6
贾甫,冯科.
金融脱媒视角下的影子银行[J]
.西南金融,2014(3):27-30.
被引量:5
7
李裕坤,刘用明.
基于影子银行视角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探索[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8):97-100.
8
陈游.
中国式影子银行:金融创新的产物[J]
.征信,2014,32(8):78-82.
被引量:1
9
王心如.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对策[J]
.中国经贸,2014,0(20):164-165.
10
李娜.
"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J]
.科技经济市场,2014(11):17-18.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王治政.
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货币供应量M2增速放缓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2019,0(7):110-119.
2
郭海凤,陈霄.
P2P网贷平台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
.金融论坛,2015,20(2):12-23.
被引量:67
3
娄飞鹏.
我国金融脱媒的主要成因仍在国内[J]
.福建金融,2014(7):19-23.
被引量:1
4
娄飞鹏.
基于产业结构、贷款行业分布的金融脱媒问题分析[J]
.西南金融,2014(11):10-13.
被引量:3
5
董运佳.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
.经济问题,2015(3):41-46.
被引量:10
6
杜玉萍.
关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经贸,2015,0(1):172-172.
7
王蕾,张婧婕,陈霄.
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与深化金融改革——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5,29(4):102-108.
被引量:6
8
李丹丹.
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3(2):32-37.
被引量:1
9
王帅.
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与监管措施[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6(1):49-50.
被引量:2
10
赵煜坚,叶子荣.
P2P网络借贷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沪深P2P平台暂停注册的忖量[J]
.兰州学刊,2016(4):191-197.
被引量:5
1
范振喜.
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发展[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86-87.
被引量:6
2
刘秀林.
如何引导和规范农村合作基金会[J]
.经济论坛,1996(23):28-30.
被引量:1
3
阎庆民,宋军,冉勇.
加强引导和规范 促进银行卡业务稳步发展——对重庆市银行卡业务的调查分析[J]
.中国金融,2001(3):13-15.
4
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课题组,邵延进,刘莉亚,赵天荣.
农村金融的外部监管研究[J]
.华北金融,2009(1):42-45.
被引量:4
5
周有江.
我国影子银行的效应分析及监管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33).
6
肖建军.
短线游离于主流热点[J]
.股市动态分析,2006,0(36):27-27.
7
孙峰.
新兴市场国家资本管制研究及启示[J]
.时代金融,2016(18).
被引量:1
8
杨家杰.
游离与回归[J]
.中国外汇,2010(11):66-67.
9
刘冬姣.
关于引导和规范湖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J]
.世纪行,2014,0(7):11-11.
10
刘浩,汪超.
浅谈影子银行[J]
.商情,2015,0(27):72-72.
商业时代
2012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