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基于铜铁损比值判断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方法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线损理论计算中,由于配电网线路条数众多,工作量大,加之国内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很少对配网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进行判断,造成配电网计算不准确,指导性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变压器负载率与铜铁损比关系为判断条件,对配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进行判断,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作者
杨里
黄霆
机构地区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电力与电工》
2012年第3期38-39,71,共3页
Electric Pow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线损
线损理论计算
铜铁损比
负载率
分类号
TM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许绍良;宋冶;苗竹梅.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
2
张世达.
配电网线损计算新方案[J]
.电工技术,2003(7):3-4.
被引量:3
3
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
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3):57-60.
被引量:95
4
贺先豪,彭建春,龚演平.
配电网降低线损的误区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96-9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大立.
过网电量电能损耗计算方法的探讨[J]
.电网技术,1995,19(8):55-58.
被引量:9
2
柯青峰.
配电网线损分析[J]
.东北电力技术,2006,27(6):29-31.
被引量:9
3
DL/T686-1999.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1999.
4
罗毅芳,刘巍,施流忠,陈国斌.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J]
.中国电力,1997,30(9):37-39.
被引量:24
5
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实用方法——改进迭代法[J]
.电网技术,2000,24(1):39-42.
被引量:42
6
江北,刘敏,陈建福,江滔.
地区电网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
.电网技术,2001,25(4):62-65.
被引量:46
7
朱发国.
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配网线损计算[J]
.电网技术,2001,25(5):38-40.
被引量:43
8
施流忠,罗毅芳,刘巍,陈国斌.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中小电源问题的解决办法——等效容量法[J]
.华中电力,1997(5):9-11.
被引量:9
9
段德文,李韶山.
京津唐电网2000年110kV及以上系统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J]
.华北电力技术,2001(7):47-50.
被引量:3
10
辛开远,杨玉华,陈富.
计算配电网线损的GA与BP结合的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2):79-82.
被引量:55
共引文献
122
1
王璐,蒋春宝.
电力系统脆弱性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实现[J]
.科技风,2010(15).
2
陈丽莉.
线损分析预测在供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创业家,2013(22).
被引量:6
3
郭欣红.
对供电企业防范电费回收风险问题的思考[J]
.科技创业家,2013(22).
4
刘福潮,赵子兰,周喜超,梁才,王耿,刘文颖.
配电网综合节能潜力分析方法研究[J]
.电气应用,2013,0(S1):362-365.
5
杨霖,王卫东,陈得治,郭志忠.
基于测量的中压配电网线损计算研究[J]
.继电器,2005,33(3):28-33.
被引量:21
6
石东,陈华,管霖.
配电网网损分析与控制方法[J]
.广东电力,2005,18(6):11-15.
被引量:11
7
张怡,张锋.
适用于新型配电自动化的配网实时三相线损计算法[J]
.浙江电力,2005,24(4):9-13.
8
龚明亮.
珠海机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
.电工技术,2005(12):9-11.
9
李明.
配电网中的小电源等效容量法[J]
.河南电力,2006,34(2):25-27.
被引量:1
10
李一红,赵维兴,邱剑鸣.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3):12-1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陈淡龙.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J]
.东北电力技术,2007,28(5):47-49.
被引量:10
2
张晓东,王洋,李强,陈栋新,李立军.
河南电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
.河南电力,2007,35(2):12-15.
被引量:5
3
江北,刘敏,陈建福,江滔.
地区电网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
.电网技术,2001,25(4):62-65.
被引量:46
4
崔风亮.
电力网电能损耗在线管理系统的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3):73-75.
被引量:18
5
范荻,陈宁,李群炬.
京津唐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J]
.华北电力技术,2002(6):16-2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马慧卓,胡文平,宋楠,李晓军,杜晓东,胡雪凯,张蕊.
220 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J]
.河北电力技术,2018,37(2):47-49.
2
张蕊,李晓明,马慧卓,李晓军,杜晓东.
110 kV变压器重损原因及降损措施分析[J]
.河北电力技术,2018,37(4):42-44.
1
庞传贵,刘洋,李维时.
变压器负载率计算方法探疑[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5,4(3):77-78.
被引量:1
2
李文萍.
化工厂变电所主变容量的选择[J]
.电气技术,2007,8(S1):39-40.
3
杨万章.
变压器负载率,效率与经济运行[J]
.电世界,1993,34(2):42-43.
4
陈子芳.
变压器负载率与节电[J]
.油田节能,1990(4):19-22.
5
陈俊俊.
变压器最佳运行时效率和负载率的实验研究[J]
.冶金能源,1997,16(4):60-63.
被引量:3
6
吴娟.
变压器在化工厂变电所中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9):42-43.
7
顾洁,陈章潮,张焰,任年荣,张式训.
城市电网变压器负载率取值研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5,7(4):26-32.
被引量:9
8
孙丹萍.
广东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J]
.广东电力科技信息,2000(6):3-4.
9
陈根永,杨增,朱士华.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配电网可靠性计算[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26(4):96-98.
10
郭丹,朴在林,杨萍.
基于GIS的配电线路条图管理系统[J]
.农村电气化,2007(11):46-47.
电力与电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