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介:被释放的社会记忆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媒介自诞生之日起,除了传递信息外,还承载着保存记忆的重要功能。在新媒介环境下,社会记忆显然也受到了重要的冲击与影响。
作者
张莉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出处
《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5期28-30,共3页
Journalism Lover
关键词
新媒介
社会记忆
释放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8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1
刘津,边琪.
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8-22.
被引量:19
2
刘亚秋.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J]
.社会,2010,30(5):217-242.
被引量:187
3
阿兰.梅吉尔,赵晗.
记忆与历史[J]
.学术研究,2005(8):84-95.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李陀.
另一个八十年代[J]
.读书,2006(10):100-107.
被引量:13
2
敬文东.
从侧面攻击大历史[J]
.读书,2006(11):83-86.
被引量:4
3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钟乔.
冷战封锁下的民众文化[J]
.读书,2007(8):15-23.
被引量:4
5
景军.社会记忆理论与中国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秋季卷):41-51.
6
阿斯曼,阿莱达.2007.回忆有多真实?[G]//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7
巴什拉,加斯东.2006.科学精神的形成[M].钱培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
康纳顿,保罗.2000.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9
方慧蓉.1997.“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M].北京: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史资料研究中心.
10
Halbwachs, M. 1938.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Collec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5) : 615 - 623.
共引文献
228
1
高晓倩.
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上海犹太难民自传的记忆书写策略[J]
.现代传记研究,2022(1):141-155.
被引量:1
2
黄雅婷,杨莉明.
全民“爱你”:网络集体记忆背后的情感劳动[J]
.新闻知识,2023(4):61-72.
3
胡林莉.
国内集体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2):134-135.
被引量:1
4
谢进川.
网络媒介记忆书写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价值与效应[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5):145-156.
5
辛明静.
社会记忆的生成与书写:东京奥运会的体育叙事与身体表达[J]
.体育视野,2021(24):1-3.
6
丁华东,周子晴.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新景观[J]
.情报科学,2023,41(11):1-7.
被引量:4
7
王焯.
匠人效应:老字号文化记忆建构主体功能的三种类型[J]
.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169-174.
被引量:2
8
王小兵.
当下博客写作的自由度[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44-45.
9
王彦.
传播学视野中的私人日志博客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19-224.
被引量:1
10
徐帆.
从带锁日记本到博客——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们日记写作的变化[J]
.东南传播,2007(2):41-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3
1
钟雨欣.
纪念性报道的媒介记忆建构——以澳门回归20周年报道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0,0(2):50-52.
被引量:3
2
贺艳,邓桢泓.
改革开放40周年的媒介记忆建构——基于《人民日报》与《深圳特区报》的比较分析[J]
.东南传播,2019,0(12):1-4.
被引量:2
3
F·Gerald·Ham.
档案边缘[J]
.山西档案,1999,0(1):14-17.
被引量:42
4
王汉生,刘亚秋.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
.社会,2006,26(3):46-68.
被引量:163
5
喻国明.
解读当前中国传媒发展关键词[J]
.新闻与写作,2006(9):3-6.
被引量:31
6
郭景萍.
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J]
.学习与实践,2006(10):109-112.
被引量:64
7
弗朗西斯科.德利奇,陈源.
记忆与遗忘的社会建构[J]
.国外社会科学,2007(4):117-121.
被引量:18
8
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M].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
10
陈新.记忆与历史思维[J].复旦哲学评论,2004(1).
引证文献
9
1
张长笙.
将个体记忆转化为社会记忆——从编辑《河南新闻史料选编》说起[J]
.新闻爱好者,2013(1):85-88.
2
张莉.
博客:建构社会的记忆力量[J]
.新闻爱好者,2013(3):77-79.
被引量:3
3
张莉.
“消失”与“重现”:新媒介环境中的记忆呈现[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5(3):58-65.
被引量:5
4
任洪展.
自媒体网络信息归档初探[J]
.档案与建设,2015(10):14-17.
被引量:5
5
江舒晨,杨玲.
论《你的名字》与新媒介时代的记忆表现[J]
.职大学报,2018(2):49-53.
6
李莎,陈志钢,范玉强.
基于社交媒体建构的旅游演艺品牌符号研究--以《长恨歌》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4):478-483.
被引量:7
7
苏好.
呈现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会记忆[J]
.东南传播,2021(10):20-22.
被引量:3
8
李乃舒,王春枝.
凝固、互补与发展: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焦裕禄记忆的呈现[J]
.新闻爱好者,2022(9):22-25.
被引量:1
9
武璇.
我国媒介记忆研究的知识图谱和发展脉络——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东南传播,2024(1):107-11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莉.
“消失”与“重现”:新媒介环境中的记忆呈现[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5(3):58-65.
被引量:5
2
张燕.
媒体融合语境下数字档案记忆的价值定位与开发机制[J]
.档案学研究,2016(3):44-48.
被引量:20
3
许珊珊,孙伟.
记忆与重构:媒介记忆视角下的地名更改——以徽州与黄山为例[J]
.新闻传播,2016(8):29-30.
被引量:1
4
王协舟,王露露.
“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16(5):94-100.
被引量:70
5
叶倩玉.
浅析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览宣传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5):66-66.
被引量:15
6
康柔婕.
以“足球”和“万花筒”模型阐述超文化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5):273-274.
7
尤成,贾广惠.
网络时代媒介依赖症候探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4):67-69.
被引量:5
8
周文泓,苏依纹,代林序,杨梓钒,张玉洁,陈怡.
进展与展望:面向数字记忆资源建设的网络信息存档[J]
.图书馆论坛,2020,40(9):42-52.
被引量:15
9
杨莹.
浅谈我国用户个人网络信息归档——基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启示[J]
.兰台内外,2020(36):34-35.
被引量:1
10
韩娜,马海群,张春春.
网络文献的内涵界定与管理[J]
.文献与数据学报,2021,3(2):35-46.
被引量:1
1
郝晓京.
谈网络时代的医学信息情报工作[J]
.医学信息,2008,21(12):2213-2214.
被引量:3
2
陈洪.
试论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与影响[J]
.活力,2015,0(5):44-44.
3
蒋静.
Internet对传统媒体报纸的冲击与影响探讨[J]
.中国印刷,2000(8):22-24.
4
李桂春.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1,11(2):59-61.
被引量:1
5
匡文波.
关于纸质媒体的六个误区[J]
.网络传播,2008(3):94-94.
6
张义霞.
谈入世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2):1-3.
被引量:1
7
陈文晗.
论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影响[J]
.卷宗,2015,5(10):534-534.
被引量:1
8
汪倩.
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走向[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5):5-7.
被引量:3
9
彭缨.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图书情报服务的冲击与影响[J]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8(2):39-42.
被引量:1
10
唐黛.
探析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10-11.
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