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料中桑枝屑添加量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不同桑枝屑添加量的培养料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桑枝屑添加量增加,菌丝长速加快,长势更好,但菌包成品率有下降趋势;桑枝屑添加量在20%~30%时产量较对照略有增加,子实体农艺性状与对照无差异;桑枝屑添加量高于30%时产量下降,子实体农艺性状变差。
作者
林观毅
杨明祥
机构地区
建德市大同镇政府
建德市上马杏鲍菇专业合作社
出处
《食药用菌》
2013年第2期108-109,121,共3页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关键词
杏鲍菇
桑枝屑含量
菌丝生长
产量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1
陆娜,闫静,周祖法,袁卫东,王伟科,宋吉玲.
桑枝屑栽培猴头菇栽培模式试验[J]
.食用菌,2012,34(4):37-39.
被引量:5
2
刘冠卉,徐大宝,屠洁,蒋宁.
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6):261-262.
被引量:16
3
姚祥坦,张敏,徐素琴.
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09,28(2):65-66.
被引量:12
4
黄志龙,肖淑霞,上官舟建.
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8,30(2):25-2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袁卫东,王伟科,郑社会,周祖法,闫静,陆娜.
桑枝屑袋料栽培花菇关键技术[J]
.食药用菌,2008,17(2):37-38.
被引量:3
2
黄志龙.
食用菌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J]
.食用菌,2005,27(2):29-30.
被引量:10
3
林衍铨,李开本,林兴生,黄建成,余应瑞,何锦星.
杏鲍菇菌株Pe5和Pe6子实体蛋白质营养评价[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1):34-37.
被引量:7
4
暴增海,马桂珍.
杏鲍菇多糖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现状[J]
.北方园艺,2007(6):239-240.
被引量:24
5
陈土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7
袁卫东,陆娜,周祖法,王伟科,闫静.
桑枝屑栽培姬菇试验初报[J]
.食用菌,2007,29(6):30-30.
被引量:10
8
孟庆国,周建树,赵杰,陈超,韩冰,勾丽莉.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J]
.山东蔬菜,2007(3):40-42.
被引量:11
9
黄志龙,肖淑霞,上官舟建.
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8,30(2):25-27.
被引量:7
10
杨海霞,朱祥瑞,房泽民.
蚕沙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蚕桑通报,2002,33(3):9-12.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32
1
杜周和,刘俊凤,左艳春,陈义安,刘斌斌,寇晶,周晓康,吴建梅,张剑飞.
蚕桑畜禽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212-217.
被引量:2
2
韦兰英.
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平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广西热带农业,2009(5):19-20.
被引量:6
3
李秋凤,徐成生,高克义.
桑枝屑栽培毛木耳对比试验[J]
.南方园艺,2009,20(5):54-55.
被引量:5
4
刘冠卉,徐大宝,屠洁,蒋宁.
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6):261-262.
被引量:16
5
覃宝山,覃勇荣.
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223-228.
被引量:83
6
张剑刚,龚光禄,朱国胜.
杏鲍菇的生长发育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15-19.
被引量:4
7
黄勇,廖森泰,刘吉平.
蚕沙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广东蚕业,2011,45(1):35-37.
被引量:1
8
艾玉春,胡花丽,王毓宁,李志强,李鹏霞.
乙烯吸收剂对薄膜包装杏鲍菇货架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6):1352-1356.
被引量:6
9
曾凡清,宋小亚,吴春玲,刘昆.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农秀1号的比较试验[J]
.食用菌,2012,34(2):25-26.
被引量:3
10
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凡,刘军,施英,叶学林,陈钦藏.
“栽桑-养蚕-种菇”生态模式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34-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4
1
马璐,杜双田,金凌云,荆留萍,李慧君,朱永真,王崇鼎,江微.
杏鲍菇营养生理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129-134.
被引量:30
2
陈国梁,白永宏,任桂梅,贺晓龙,韩涛.
落叶栽培金针菇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19-1419.
被引量:7
3
张莉静.
杨梅树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年限茎皮中杨梅素含量比较研究[J]
.现代中医药,2006,26(5):66-67.
被引量:5
4
阮瑞国,丁李春,潘祥华,陈华,罗仰奋.
榆黄蘑“宁黄16号”松杉木屑分离、驯化和栽培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6,13(4):33-38.
被引量:12
5
徐瑞雅,王立安.
杨树叶栽培姬松茸初探[J]
.食用菌,2007,29(3):31-31.
被引量:6
6
黄巧珍.杏鲍菇床架式工厂化周年生产方法:中国,CN1875681[P].2006-12-13.
7
安华明,徐彦军,樊卫国,黄伟.
利用梨枝屑栽培杏鲍菇的基质配比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1-2302.
被引量:7
8
刘叶高.
毛竹屑栽培杏鲍菇试验[J]
.食用菌,2008,30(3):35-36.
被引量:7
9
陈今朝,向邓云,冉景盛.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8):933-935.
被引量:14
10
刘刚,佟万红,黄盖群,危玲,郑继川,姚永权.
桑枝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我国桑枝综合利用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95-98.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3
1
吴春玲,尚晓冬,宋春艳.
不同氮源培养料对香菇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6):843-844.
被引量:4
2
戴云娇,王龙梅,蒋智芳,吴焱闺,钟江川,刘伟柱,刘新平.
不同碳氮比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比较试验[J]
.食用菌,2015,37(1):28-29.
被引量:7
3
沈盟,郑巧平,姚祥坦.
林果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J]
.食用菌,2018,40(4):1-4.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祁婧,贾宁,刘贞贞,杨新森,金亚征.
葡萄枝条制作食用菌压缩颗粒基质料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20(3):137-142.
被引量:7
2
吴春玲,尚晓冬,宋春艳,项寿南,蒋俊.
硫酸锰对香菇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8):1171-1172.
3
王广慧,魏雅冬.
高效利用秸秆的香菇新菌株选育[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2):61-63.
被引量:3
4
朱森林,张爱华,魏善元,陈旭,杜慕云,李剑,杨仁德.
不同皇竹草配比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效果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16(10):31-32.
被引量:1
5
苗人云,叶雷,李小林,周洁,彭卫红,黄忠乾,谭伟.
二浸豆粕为氮源栽培毛木耳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6,35(6):18-22.
被引量:1
6
张一帆,杨小兵.
灰树花菌丝体在不同碳氮比栽培料中的生长比较[J]
.北方园艺,2017(3):151-155.
被引量:10
7
马玉玺,陵军成.
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驯化栽培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19(11):72-74.
被引量:2
8
沈盟,袁晔,姚祥坦,权新华,王瑞森,蒋俊.
林果树木屑浸出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2020,42(3):14-18.
被引量:5
9
冯小飞,赵宁,孙紫宇,李俊,陈玉惠,杨斌.
利用天麻废弃菌材栽培3种食用菌的试验[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40(4):163-168.
被引量:12
10
袁华伟,陶涛,周敏,魏溢,尹礼国,王涛.
豆渣培养杏鲍菇菌丝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J]
.食用菌,2020,42(6):29-31.
被引量:4
1
郑文彪,刘金龙,泮樟胜,张伟龙,叶金木.
板栗蒲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杏鲍菇试验[J]
.食用菌,2015,37(3):25-26.
2
柴美清,原佳敏,韩鹏远.
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05-106.
被引量:8
3
袁建平,刘小杰,高永闯,马立芝.
壳寡糖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58-59.
被引量:3
4
宫志远,于淑芳,孙传恒,曲玲.
葡萄糖、蛋白胨对阿魏蘑、杏鲍菇菌丝影响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3,22(3):18-20.
被引量:1
5
段超,左琳,王小军,杨杰,孟俊龙,常明昌.
工厂化袋栽杏鲍菇不同后熟期对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7):55-56.
被引量:5
6
王爱仙.
不同碳氮比培养料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药用菌,2010,18(4):20-21.
被引量:4
7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2002,9(3):13-17.
被引量:29
8
牛长满,张福元,郭智,梁利宝.
杏鲍菇菌丝营养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04,26(3):7-8.
被引量:11
9
刘冠卉,徐大宝,屠洁,蒋宁.
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6):261-262.
被引量:16
10
邹金美,余慧金,吴美莲,魏志霞.
工厂化杏鲍菇菌糠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4(20):149-152.
被引量:1
食药用菌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