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译名展开争论,到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的裁决,整整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它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东西方历史影响甚巨,罗马教廷七位教皇,清廷两代皇帝康熙与雍正,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国王,罗马教会宗教裁判所、传信部枢机团、巴黎大学神学院,杨森主义者以及有关的修会和团体,还有两位教皇特使,路易十四忏悔师和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莱布尼兹等,都卷入了这场纷争。其最终结果,在中国导致清政府对天主教的严厉禁止。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37,共18页
Historic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