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近代国际法观念的肇兴
被引量:
3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 Con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伴随着国际法的译介和传播以及对外交涉的需要 ,中国传统的国际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观念开始萌生。在此基础上 ,近代开明的士人官僚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国家主权意识和国家主权平等观念。并以国际法为依据开展对外交涉 ,创建近代外交机制。
作者
管伟
机构地区
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04年第3期84-89,共6页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国际法
万国公法
国家主权
主权平等原则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D929.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2
1
赵骏.
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26-50.
被引量:58
2
赵赫.
中国有国际关系理论吗?——“中国学派”的理想与现实[J]
.史学月刊,2021(1):29-33.
被引量:1
3
张乃根.
国际法上的多边主义及其当代涵义[J]
.国际法研究,2021(3):3-19.
被引量:31
4
李博一.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生成路径与发展前景[J]
.前沿,2021(3):36-49.
被引量:3
5
赵建文.
中国共产党与国际法:继承、批判与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1):34-43.
被引量:5
6
徐显明.
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
.中国法律评论,2014(3):1-5.
被引量:31
7
黄惠康.
论国际法理论与外交实践的融合之道[J]
.国际法学刊,2019(1):1-21.
被引量:12
8
房广顺,高宁.
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国际法的角色定位[J]
.太平洋学报,2004,12(12):19-24.
被引量:3
9
何勤华.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对苏联国际法的移植[J]
.金陵法律评论,2001(2):89-94.
被引量:8
10
杨泽伟.
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及其影响[J]
.法学研究,1999,21(3):124-133.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3
1
何志鹏,孙璐.
中国与国际法的相互建构[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0(1):58-112.
被引量:3
2
余甬帆.
《万国公法》的译入对中华法系的影响:补充抑或是瓦解?[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5):33-34.
被引量:1
3
何志鹏.
国际法中国学派的生成[J]
.清华法学,2022,16(3):165-19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胡德胜.
条约一般概念的定义——基于教材的法学教学视角分析[J]
.河北法学,2024,42(9):69-90.
2
向在胜,程建斌.
条约入宪的域外经验与中国思考[J]
.河北法学,2023,41(3):2-22.
被引量:3
3
张淑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J]
.世界民族,2010(2):6-14.
被引量:7
4
李健.
理解俄乌冲突背景下资本主义同盟性状和大国博弈的一部力著--介评《冷战后美国两洋同盟演化与国际格局转型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32(3):145-149.
5
陈红艳.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的国际法实践及其贡献[J]
.武陵学刊,2022,47(6):56-66.
被引量:1
6
梁咏.
论中国海外投资治理中的软法方案[J]
.法学,2022(11):174-192.
被引量:7
7
金成华.
涉外卫生法治的意涵与建构——理论定位制度范式国际张力[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1):54-65.
8
陈林侠,林邦.
中国电影学派的学理性:从方法、电影史经验到观念性实体[J]
.民族艺术研究,2023,36(1):64-71.
被引量:2
9
肖永平.
珞珈国际法学派的源流、特质与未来[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6(6):5-19.
被引量:1
10
杨东.
新文科视域下国家急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为例[J]
.学术前沿,2023(21):13-23.
被引量:6
1
张之芮.
独立的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础[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5,7(3):6-14.
2
温树斌,蔡俊良.
伊拉克战争的国际法律思考[J]
.肇庆学院学报,2004,25(3):18-22.
3
范广欣.
从三代之礼到万国公法:试析郭嵩焘接受国际法的心路历程[J]
.天府新论,2016(4):86-96.
被引量:2
4
王玫黎.
国际法观念与近代中国法律改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4):149-152.
被引量:5
5
金灿荣.
大国战略互动新态势[J]
.国际展望,2015,7(2).
被引量:1
6
王凌.
国际刑法与国际法的异同[J]
.法学杂志,1995,16(1):22-23.
7
李美幸.
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理论与实践的卓越贡献[J]
.法制与社会,2006(23):156-158.
被引量:1
8
王中江.
世界秩序中国际法的道德性与权力身影——“万国公法”在晚清中国的正当化及其依据[J]
.天津社会科学,2014(3):122-131.
被引量:4
9
程骞.
京师同文馆与近代法学教育[J]
.法人,2017,0(1):95-95.
10
王凌.
国际禁毒法基本原则初探[J]
.当代法学,1995,9(1):26-28.
政法论丛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