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判决书中公开不同意见议题之重拾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判决中的不同意见公开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而为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所反对,这是由于两者在制度类型上的差异所致。对于判决书中是否应该公布不同意见,两大法系相异的做法以及相关的学术争论对我国有可资借鉴之处。在我国,公布不同意见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克服合议庭评议过程流于形式化,有助于强化法官责任制,增强法院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
作者
蔡永彤
机构地区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东方法学》
2010年第6期38-45,共8页
Oriental Law
关键词
判决
不同意见
司法权威
司法成本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9
1
刘风景.
不同意见写入判决书的根据与方式——以日本的少数意见制为背景[J]
.环球法律评论,2007,29(2):98-105.
被引量:22
2
刘志祯.
从美国的异议意见制度看中国的法官少数意见的公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43-44.
被引量:2
3
张泽涛.
判决书公布少数意见之利弊及其规范[J]
.中国法学,2006(2):182-191.
被引量:25
4
王宝文.
美国司法裁判文书制度考察兼论我国司法裁判文书的改革——读《Judicial Process》有感[J]
.前沿,2005(10):161-165.
被引量:7
5
万方.
刍议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布制度[J]
.法律适用,2005(10):68-70.
被引量:8
6
王信芳.
裁判文书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的探索与思考[J]
.政治与法律,2004(2):153-155.
被引量:15
7
孙长永.
英国的刑事上诉制度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5):33-42.
被引量:7
8
冯文生.国外公开合议庭少数人意见的制度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2-11-25.
9
(美)H.W.埃尔曼(HenryW.Ehrmann)著,贺卫方,高鸿钧.比较法律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贺卫方.
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J]
.法学,1998(9):43-45.
被引量:69
2
龙宗智,李常青.
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
.法学,1998(12):35-39.
被引量:148
3
方洁.
判决书应当陈述理由[J]
.法商研究,2001,18(4):116-121.
被引量:13
4
王宝文.
美国司法裁判文书制度考察兼论我国司法裁判文书的改革——读《Judicial Process》有感[J]
.前沿,2005(10):161-165.
被引量:7
5
[1]James F. Stephen, A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 309 (1883)、310~312.
6
[2]Forde [1923] 2 KB 400.
7
[4]Judicial Statistics Annual Report 2001(LCD), Table1.7, at http://w ww.lcd.gov.uk/judicial (visited on Aug.7,2002).
8
[5]Practice Direction (Crime: Sentence: Loss of Time) [1980] 1 WLR 270.
9
[7]John Sprack, 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 Blackstone press Ltd.200 0 8th ed., at 426、422~423、448、463.
10
[9]Lattimore (1976) 62 Cr App 53.
共引文献
65
1
李若君.
中美判决书论证风格之差异及制度根源[J]
.金陵法律评论,2020(1):151-170.
2
高玉娟.
司法裁判中少数人意见公开之法理分析[J]
.西部法学评论,2007(1):24-25.
被引量:1
3
霍海红.
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1):616-648.
被引量:15
4
张新宝,王伟国.
司法公开三题[J]
.交大法学,2013(4):24-38.
被引量:20
5
刘雅倩.
浅议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造——以增强说服力为导向[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5,31(2):19-23.
6
张泽涛.
判决书公布少数意见之利弊及其规范[J]
.中国法学,2006(2):182-191.
被引量:25
7
陈建平,徐英荣.
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之合理性质疑[J]
.法学,2006(7):91-98.
被引量:24
8
陈卫东,刘计划.
刑事程序法治进程中的理论新进展[J]
.法学家,2007(1):85-89.
9
王超.
刑事上诉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以三审终审制为背景[J]
.政治与法律,2008(2):156-160.
被引量:2
10
陈建贞,董国庆.
司法潜规则透析[J]
.法治研究,2008(2):37-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3
1
彭海青.
论刑事判决书的说理[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30-33.
被引量:9
2
苏力.
谨慎,但不是拒绝 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J]
.法律适用,2010(1):50-52.
被引量:34
3
何家弘.
司法公正论[J]
.中国法学,1999(2):11-19.
被引量:194
4
孙笑侠.
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
.法学,1998(8):35-37.
被引量:456
5
王福华.
民事审判公开制度的双重含义[J]
.当代法学,1999,13(2):63-68.
被引量:9
6
张新宝,王伟国.
司法公开三题[J]
.交大法学,2013(4):24-38.
被引量:20
7
陈卫东,刘计划.
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兼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J]
.中国法学,2003(1):138-144.
被引量:45
8
万方.
刍议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布制度[J]
.法律适用,2005(10):68-70.
被引量:8
9
林劲松.
我国合议庭评议制度反思[J]
.法学,2005(10):14-21.
被引量:39
10
张泽涛.
判决书公布少数意见之利弊及其规范[J]
.中国法学,2006(2):182-19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8
1
侯学勇.
司法公开何以促进司法公正[J]
.法律方法,2020,26(3).
被引量:2
2
张新宝,王伟国.
司法公开三题[J]
.交大法学,2013(4):24-38.
被引量:20
3
王申.
法官的理性与说理的判决[J]
.政治与法律,2011(12):86-96.
被引量:26
4
马荣,葛文.
合议庭评议的对象与表决——以规范性评议意见为中心的分析[J]
.法律适用,2015(9):91-96.
5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马荣,葛文.
合议庭评议过程保密与结论适当公开[J]
.人民司法,2015,0(15):107-111.
被引量:3
6
俞小海.
透明的法袍:揭开法官量刑心证的“黑盒子”——司法改革背景下量刑开示制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2):19-27.
被引量:2
7
曹亚伟.
从“加百利案”看我国司法公开[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8-21.
8
杨治,邓红.
法院诉讼档案“副卷”改革路径探析——基于基层法院300份诉讼档案“副卷”的分析与审视[J]
.法律适用,2017(7):102-10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蔡曦蕾.
量刑信息系统建构的域外经验与中国方案[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3):198-210.
2
周盼盼.
风水纠纷的裁判困境及其优化方法——基于263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民间法,2023(1):421-436.
3
侯学勇.
司法公开何以促进司法公正[J]
.法律方法,2020,26(3).
被引量:2
4
庄艾凡.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最新修正的争议评析与司法适用[J]
.刑法论丛,2022(4):37-82.
5
王勇.
论我国条约司法适用制度之完善[J]
.南京社会科学,2014(5):91-98.
被引量:3
6
钱伯兔,胡佩伦.
厌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绢纺废水[J]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1):62-63.
被引量:4
7
于晓青.
法官的法理认同及裁判说理[J]
.法学,2012(8):76-86.
被引量:33
8
袁博.
论民意的心理特征与司法应对[J]
.人民司法,2014(1):108-111.
被引量:1
9
袁博.
论裁判文书伦理化的保留与倡导[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1):75-78.
被引量:1
10
刘甦.
国际法院判决书的政治性——兼论柏威夏寺案的裁决[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5):40-44.
1
戴承欢,蔡永彤.
判决中不同意见公开议题之再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131-135.
2
王宝文.
美国司法裁判文书制度考察兼论我国司法裁判文书的改革——读《Judicial Process》有感[J]
.前沿,2005(10):161-165.
被引量:7
3
黄凌,江晓健,张福禄.
发生在评议中的故事[J]
.人大建设,2002(12):16-17.
4
严震.
对法院院长述职评议工作的几点思考[J]
.人大研究,1999(8):40-40.
5
文从.
评议彰显的民主法治意义[J]
.人大论坛,2011(1):17-17.
6
搞好评议强化监督权[J]
.人大研究,1995(10):30-32.
7
罗兰钦.
吉安县: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J]
.党课,2015,0(11):67-67.
8
谷仁.
谷城县“回头看”专项评议整改情况[J]
.楚天主人,2010(8):55-55.
9
熊秋红.
法官责任制在我国的发展呈强化和泛化之势[J]
.人民法治,2016(6).
10
陈岩.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官责任制[J]
.人民法治,2016(6):7-9.
被引量:1
东方法学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