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贵州安顺地戏艺术特征——兼谈江西弋阳腔对安顺地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戏,流传于贵州省安顺的屯堡一带,由于它的演出地点设在山寨中的空坝或小前坡地,故而得名"地戏"。地戏的剧目丰富多彩,大约有三百多出,多以武戏为主。本文着重分析地戏的音乐特征,探求地戏音乐的文化内涵,以加强对安顺屯堡地戏的研究,这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地戏的了解,以期对学习、传承、弘扬地戏艺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
谢征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赣州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8-79,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安顺地戏
艺术特征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6
1
庹修明.
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J]
.文化遗产,2009(1):30-37.
被引量:13
2
欧阳光,倪彩霞.
从“中国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权第一案”说起——兼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
.文化遗产,2012(4):38-45.
被引量:4
3
李福清.
中国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J]
.民族艺术,1999(4):76-95.
被引量:13
4
何平.
贵州安顺地戏[J]
.戏剧艺术,1983(3):105-108.
被引量:5
5
桂梅.
安顺地戏表演技艺浅探[J]
.民族艺术,1990(1):34-40.
被引量:2
6
徐新建.
安顺“地戏”与傩文化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1989(8):30-34.
被引量:8
7
帅学剑.
安顺地戏面具杂谈[J]
.安顺学院学报,1996,1(1):44-49.
被引量:3
8
范增如.
贵州安顺地戏并非傩戏[J]
.安顺学院学报,1994(1):10-15.
被引量:8
9
沈福馨.
“汪公”、“五显”崇拜及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兼论西路地戏和西部傩坛戏的关系[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15.
被引量:9
10
庹修明.
中国军傩——贵州地戏[J]
.民族艺术研究,2001,14(4):3-9.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6
1
王文艺.
论地戏唱词的词汇及语法特征[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6-30.
被引量:3
2
吴电雷,兰桂.
近三十年贵州地戏研究综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9-14.
被引量:3
3
蒋筝筝.
安顺屯堡地戏的传承与保护[J]
.音乐时空,2014(18):76-77.
被引量:2
4
吴传双.
安顺地戏脸子的艺术特征及其制作方法[J]
.艺术评鉴,2016,0(11):167-170.
5
宗云燕,杨志伟.
戏剧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安顺地戏[J]
.艺海,2020(6):5-8.
被引量:1
6
李双双,杨荣.
安顺屯堡“地戏”唱词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10):71-7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吴电雷,兰桂.
近三十年贵州地戏研究综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9-14.
被引量:3
2
朱晓君,果霖.
从营销角度谈安顺面具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5):119-124.
3
吴电雷.
贵州屯堡傩面具产业化升级发展路径探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1):16-20.
被引量:1
4
张晓明.
中国地方戏语言研究十年[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63-67.
被引量:3
5
赵会江,李芳芳.
安顺市天龙镇屯堡地戏健身功能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3):253-254.
6
尚国栋.
屯堡文化的当代价值述论[J]
.安顺学院学报,2020,22(6):14-19.
被引量:4
7
彭培.
安顺非遗地戏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
.汉字文化,2020(24):170-171.
被引量:3
8
刘宗保.
地方戏曲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语文学刊,2022,42(5):25-30.
9
李雅涵.
安顺地戏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中的教学应用探索与分析[J]
.戏剧之家,2024(1):42-44.
被引量:1
1
吴海.
安顺地戏“跳神鼓”田野调查及音乐美学意义叙论[J]
.艺海,2012(7):186-187.
被引量:1
2
光逸.
浅谈地戏、傩文化与中国戏剧[J]
.文史杂志,2017(1):114-115.
被引量:1
3
于捷.
弋阳腔之活化石——贵州安顺“地戏”音乐考[J]
.音乐创作,2006(5):96-99.
4
陈忠松.
也谈《千里走单骑》里的“面具戏”[J]
.电影评介,2011(18):99-101.
被引量:3
5
傅利民.
弋阳腔之活化石——贵州安顺“地戏”音乐考察[J]
.音乐探索,2005(3):18-22.
被引量:16
6
蒋新.
安顺地戏艺术舞台化探索[J]
.戏剧之家,2014(4):72-72.
7
高亮.
安顺地戏艺术舞台化探索[J]
.时代漫游,2014(5):64-65.
8
展讯:“蓝顶——方言的性格”展出将持续至4月[J]
.中国西部,2009(3):157-157.
9
庹修明.
贵州傩戏与傩面具[J]
.民族艺术研究,1995,8(6):39-45.
被引量:7
10
张晓艳.
贵州安顺地戏音乐渊源与流变[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3):85-88.
被引量:7
电影文学
2007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