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选择的非本质取向——重估影视概念之三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1,共4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1方锡球.黄梅戏艺术的平民化和民间化[J].黄梅戏艺术,2009(2):30-30. 被引量:2
-
2李光华.中国水墨画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4):136-136. 被引量:2
-
3刘大敏.关注受众群体的需求[J].电影,2002(11):48-49.
-
4周亚平,陈霖.人文纪录影像的价值选择与坚守——《河之南》告诉我们什么[J].新闻前哨,2007(7):69-70.
-
5海宁.布洛克豪斯.心理空间——海宁·布洛克豪斯谈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J].歌剧,2010(7):26-26.
-
6孟岩.2009年好莱坞封面领袖[J].大众电影,2010(2):48-51.
-
7“保伟数码天地杯”摄影月赛第1期获奖作品选登[J].中国摄影家,2004,0(8):79-81.
-
8丁海宴.论人类学与人类学纪录片——重估影视概念之七[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3):121-121.
-
9黄柏青.我国商业大片的美学规制及其价值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5):127-134. 被引量:3
-
10晋永权.如果花开[J].中国摄影,2011,0(11):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