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城市问题》
1999年第6期2-4,8,共4页
Urban Problems
二级参考文献7
-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20年的中国[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
2(美)多恩布什 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3(美)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4(美)萨谬尔森 诺德豪斯.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
5(美)威尔科克斯.美国农业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7..
-
6林毅夫.深化市场改革是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1998(10):9-12. 被引量:6
-
7扭转农民负担久减不轻的局面[J].瞭望,1998(43):16-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31
-
1宋爱娴.相对财富对家庭消费和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20,0(3):18-19.
-
2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4
-
3刘颖,杨西京.浅谈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2(S1):73-74.
-
4储德银,经庭如.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收入水平的动态性研究——基于中国1990—2007年数据[J].消费经济,2009,25(1):31-34. 被引量:20
-
5王颖,李慧清.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1):37-41. 被引量:3
-
6汪本强,江可申.浅论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之“悖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29-33. 被引量:2
-
7韩其恒,李俊青.金融深化对个体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10,36(6):14-25. 被引量:4
-
8刘碧云.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15(6):51-53.
-
9朱小斌,夏国风.消费倾向分析与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J].消费经济,1999,15(5):50-52. 被引量:7
-
10任蔼堂.关于启动内需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1999(7):5-8.
同被引文献165
-
1马晓燕.西部地区城市化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S1):1-3. 被引量:1
-
2唐贵忠,唐毅红.人口城市化与扩大内需[J].西北人口,2000,21(3):12-14. 被引量:3
-
3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2):1-7. 被引量:66
-
4李保江.城镇化诱致性农业发展的制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9,19(4):25-28. 被引量:7
-
5朱少春,桑金权,吴璀平.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J].江淮论坛,1999(4):18-24. 被引量:13
-
6蔡宇平.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J].河南社会科学,1999,7(3):66-70. 被引量:4
-
7李珍刚.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前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72-75. 被引量:6
-
8刘连银.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25-30. 被引量:7
-
9孟立联.农民、发展与城镇化——再与辜胜阻先生商榷[J].人口研究,1993,17(4):41-42. 被引量:2
-
10周一星,孙樱.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比重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2(1):21-2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20
-
1何东.浅析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J].成都师专学报,2002,21(1):27-30.
-
2谭志雄,任毅,陈茂直.西部地区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05(5):119-122. 被引量:2
-
3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45(3):28-39. 被引量:569
-
4杨阳,叶文辉.云南省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0):139-144. 被引量:2
-
5张燕婷.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8(1):8-13. 被引量:2
-
6罗建玲,王青.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动态评价[J].商业时代,2012(11):6-7. 被引量:1
-
7秦岭.农村城镇化滞后的主要根源及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00(12):41-46. 被引量:11
-
8王碧峰.城市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3):74-79. 被引量:26
-
9钟水映,李钧鹏.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6):31-36. 被引量:5
-
10周一星,于海波.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J].统计研究,2002,19(4):44-47.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833
-
1夏园,唐建华.结合区域特色的城市土地整理方式探析——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J].中国土地,2020(12):30-32.
-
2张晓彤,张立新.青岛市新型城镇化与建筑业发展协调度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17.
-
3王丽莉,乔雪.我国人口迁移成本、城市规模与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20,19(1):165-188. 被引量:49
-
4陈雪,于明超.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0(4):122-135. 被引量:2
-
5何杨,李洪心.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18(32):111-113. 被引量:4
-
6李林杰,王金玲.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量化测度的思考——兼评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J].人口学刊,2007,29(4):31-35. 被引量:15
-
7孙京娟.浙江省城市化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6(6):273-274. 被引量:3
-
8王丽杰.河南省城市化的SWOT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39-41.
-
9谈明洪,吕昌河.国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54-158. 被引量:31
-
10王文烂,赖秀宝.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J].商业研究,2002(14):110-113. 被引量:9
-
1夏季,陈婉娟,徐礼清.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6):1456-1459. 被引量:4
-
2韦琦,武亮.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路径与作用机理——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5):32-40.
-
3盛晓洁.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J].企业导报,2013(12):166-167. 被引量:2
-
4刘连银.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25-30. 被引量:7
-
5沈德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企业工资制度[J].新疆社会科学,1996(5):11-16.
-
6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J].内蒙古工作,2002(3):42-45.
-
7工资增长须在合理区间[J].党政干部参考,2004,0(10):27-27.
-
816省发布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多在14%以上[J].广西经济,2011,30(8):4-4.
-
9岳立中.人们不禁要问:钱,到那里去了?[J].中国民办科技实业,1995,9(4):22-24.
-
10边绪魁.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1(1):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