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4-100,共7页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同被引文献574
-
1张跃民.中外近代档案学思想发展及档案工作比较研究[J].黑龙江档案,2009(1):33-33. 被引量:1
-
2董传岭,张思.晚清山东的官赈救荒[J].史学集刊,2009(2):73-79. 被引量:4
-
3张德明.近代山东基督教新教档案史料研究[J].山东档案,2009(2). 被引量:1
-
4赵红喜.盛宣怀慈善事业述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26-27. 被引量:2
-
5李玉尚,曹树基.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J].清史研究,2001(2):19-32. 被引量:42
-
6池子华,李红英.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的探讨[J].清史研究,2001(2):72-92. 被引量:22
-
7徐妍.灾荒与民生:考察陈炽经济思想的新视角[J].清史研究,2001(2):93-104. 被引量:7
-
8虞和平.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J].历史研究,1998(2):99-114. 被引量:4
-
9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J].历史研究,1998(3):112-128. 被引量:22
-
10侯杨方.宣统年间的人口调查——兼评米红等人论文及其他有关研究[J].历史研究,1998(6):134-14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5
-
1赵红喜.盛宣怀慈善事业述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26-27. 被引量:2
-
2池子华,李红英.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的探讨[J].清史研究,2001(2):72-92. 被引量:22
-
3闵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6(3):69-76. 被引量:7
-
4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J].清史研究,2006(2):27-38. 被引量:17
-
5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J].近代史研究,2008(6):64-81. 被引量:10
-
6朱浒.滚动交易: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捐赈复产活动[J].近代史研究,2009(4):112-127. 被引量:10
-
7苏全有,邹宝刚.晚清赈灾思想研究述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13(1):87-94. 被引量:1
-
8苏全有,王海波.对中国近代档案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历史档案,2012,25(1):136-144. 被引量:2
-
9吴昊沐.略论盛宣怀的赈济事业[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14-16.
-
10朱浒.辛亥革命时期的江皖大水与华洋义赈会[J].清史研究,2013(2):72-8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7
-
1李文君.同治八年至十年吴大澂汪鸣銮往来信札笺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94-102.
-
2郭常英,屈霁光.“球王”李惠堂与民国体育慈善[J].史学月刊,2023(5):76-84.
-
3朱玲.以工代赈思想与实践的演进[J].经济思想史学刊,2021(4):3-24. 被引量:3
-
4贺鼎,石欣玥,杨震.清康乾时期白洋淀水利营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5):93-101. 被引量:6
-
5崔家田.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之省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429-433. 被引量:2
-
6李为,张平宇,宋玉祥.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5,25(1):7-16. 被引量:24
-
7苏全有,闫喜琴.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2):14-18. 被引量:2
-
8王娟.清末首善工艺厂初探[J].历史档案,2006,19(1):103-109. 被引量:2
-
9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7(3):141-157. 被引量:2
-
10徐卫国.2006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57-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