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112,共2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35
-
1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2):38-43. 被引量:31
-
2王炎龙.传媒生态规律与电视生存逻辑[J].声屏世界,2003(1):9-11. 被引量:4
-
3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80. 被引量:14
-
4何道宽.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6):104-108. 被引量:32
-
5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29(1):46-49. 被引量:52
-
6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7林文刚.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陈星(译)、崔保国(校),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5103.
-
8兰斯·斯瑞特.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林文刚、杨蕾萍(译)、崔保国(校)(2003-12-23)传媒学术网一学术聚焦,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jsp?id=1529.
-
9林文刚.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陈星(译)、崔保国(校),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5103.
-
10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华夏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6
-
1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80. 被引量:14
-
2李晓梅.从传播生态的视角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156-160.
-
3刘达.媒介生态学三个层面之追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97-100. 被引量:1
-
4杨斌成.“五四”传播生态与中国新闻职业主义启蒙[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4):6-8. 被引量:1
-
5阳海洪.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关于Media ecology的汉译问题[J].云梦学刊,2013,34(5):149-153. 被引量:2
-
6刘娇,刘渊.传播生态视域下的桂林文化城朗诵诗运动研究[J].桂学研究,2023(2):56-64.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吴江文.媒介生态对新闻成本的影响[J].新闻界,2007(6):98-99. 被引量:1
-
2黄娴.媒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论中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J].东南传播,2008(9):60-61.
-
3梁颐.北美Media Ecology和我国“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关系辨析——基于一种传播学研究乱象的反思[J].东南传播,2013(12):7-11. 被引量:2
-
4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6):30-35. 被引量:7
-
5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132-135. 被引量:9
-
6龙韬.从公共领域角度看互联网在媒介生态中的作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5):80-82.
-
7徐文福.“微传播”与高校生态网络合成机制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4):127-129. 被引量:1
-
8曹爱民,潘元金.中国媒介生态学的几点思辨[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5):1-2. 被引量:4
-
9沈鲁,程志.台湾电视媒介生态透视——以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为视角的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62-68. 被引量:3
-
10阳海洪.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关于Media ecology的汉译问题[J].云梦学刊,2013,34(5):149-153. 被引量:2
-
1许志晋.适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1998(8):79-82. 被引量:11
-
2唐学鹏.纸媒,是新媒体[J].21世纪商业评论,2013(20):8-8.
-
3高驰.浅析后现代时装设计风格[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461-461. 被引量:1
-
4孔正毅,吴慧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精神简析[J].新闻大学,2015(2):44-49. 被引量:12
-
5朱光烈.无尽期的开放─—《现代传播文丛》总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6):95-94.
-
6马少华.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2,24(3):36-41. 被引量:13
-
7何刚晴.培养市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以电视栏目《我们圆桌会》为例[J].杭州(我们),2011,0(4):9-10.
-
8曹成双.谈地理教学对提升学生文化品味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09(12):101-101.
-
9张青.论图书馆的生态性教育——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7):141-143.
-
10李文喜.华而不实难“行远”[J].中国记者,1995,0(4):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