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1999年第4期26-31,共6页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3
-
1王明扬.美国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
2(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
3[英]丹宁(Denning,A·T·) 著,杨百揆等.法律的训诫[M]群众出版社,1985.
同被引文献216
-
1鹿斌.社会治理中的权力:内涵、关系及结构的认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93-200. 被引量:11
-
2程艳.试论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J].求实,2006(z2):194-195. 被引量:4
-
3杨海坤,郝益山.关于行政调查的讨论[J].行政法学研究,2000(2):70-73. 被引量:35
-
4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41-49. 被引量:57
-
5朱新力.论行政诉讼中的事实问题及其审查[J].中国法学,1999(4):53-64. 被引量:48
-
6周佑勇.行政不作为的理论界定[J].江苏社会科学,1999(2):46-50. 被引量:32
-
7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J].比较法研究,1998,12(2):72-78. 被引量:13
-
8章剑生.论司法审查有限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1998(2):70-77. 被引量:37
-
9石佑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1998(4):57-61. 被引量:28
-
10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和责任[J].法商研究,1997,15(4):36-41.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23
-
1范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制度的规范建构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J].中外法学,2021(1):265-279. 被引量:23
-
2林莉红.民间组织登记之法律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27-131. 被引量:9
-
3张衡义.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反垄断法保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3):208-211. 被引量:1
-
4周洁.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及完善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8(9):121-125. 被引量:1
-
5王莉.行政视野中公民申诉权保障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8):161-166. 被引量:5
-
6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1):90-94. 被引量:41
-
7王莉.社会变迁、行政法的变革与监察专员制度的发展[J].浙江学刊,2007(6):150-154. 被引量:8
-
8董立山.析论高校受惩戒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之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8,23(4):84-87. 被引量:5
-
9杜苗苗.公务员权利救济之司法救济探讨[J].学理论,2009(6):92-93.
-
10闫巍.论行政指导相对人权益保障之救济机制构建[J].科技信息,2009(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3
-
1吕晶.食品复检和异议工作中的问题讨论与对策研究[J].质量探索,2023,20(1):69-73. 被引量:4
-
2练育强.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与受案范围之关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2):128-142. 被引量:4
-
3梅扬.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视域中行政复议制度的双重面相[J].法学家,2023(5):41-55. 被引量:13
-
4李辉.行政复议法律适用的偏离与改进——基于县域行政复议中心的法律社会学研究[J].法律和政治科学,2022(2):177-211.
-
5王家君.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辨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11-15. 被引量:16
-
6林莉红,黄启辉.民间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之关系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5,27(6):659-664. 被引量:13
-
7王亚南.社会稳定机制中的信息流通——信访制度变迁的管理功能和民主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1):33-38. 被引量:1
-
8陈发桂.论信访制度在解决社会纠纷中的困境与完善[J].桂海论丛,2007,23(3):72-74.
-
9丁英.信访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完善[J].福建法学,2007(3):19-23. 被引量:4
-
10丁英.信访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完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91-94.
-
1宋炉安.司法最终权——行政诉讼引发的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1999(4):48-56. 被引量:22
-
2洪丹.让群众在司法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J].党建文汇(下半月),2015,0(1):30-30.
-
3刘文慧.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程序规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143-144.
-
4杜可清.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的法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5):115-117. 被引量:1
-
5罗兴平.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路径[J].特区经济,2008(4):257-258.
-
6无救济,就无违抗命令的勇气[J].领导文萃,2005,0(7):34-34.
-
7王荣清,姜彬.论司法终裁权及其完善[J].现代法学,1995,17(2):45-49. 被引量:2
-
8“我泪水涔涔,却不是为了个人的不幸。” 别让迟到的正义错过生命的列车[J].中国报道,2015(1):11-11.
-
9高家伟.论社会冲突型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审判程序[J].行政法学研究,2013(4):38-43. 被引量:12
-
10李炜.加入WTO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J].山东审判,2001,17(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