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56-61,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36
-
1马剑银.现代法治、科层官僚制与“理性铁笼”——从韦伯的社会理论之法出发[J].清华法学,2008,2(2):33-53. 被引量:41
-
2李庆宗.理性的僭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4-6. 被引量:3
-
3张晓峰.理性主义政策分析的缺憾[J].学海,2004(6):178-181. 被引量:2
-
4刘明明.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4(5):40-44. 被引量:2
-
5张晓峰.理性的缺憾及对理性主义政策分析的反思[J].政治学研究,2004(4):100-107. 被引量:3
-
6董洪.试论技术异化的实质和特征及其消解[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222-224. 被引量:1
-
7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被引量:90
-
8伍新林.理性与价值的哲学审视[J].求索,2006(5):163-164. 被引量:2
-
9陆平.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一个基本特征[J].长白学刊,2006(5):104-106. 被引量:4
-
10王丽媛.技术异化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55-56.
同被引文献20
-
1吴德祥.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危机与革命[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6,4(5):19-23. 被引量:2
-
2卿家康.三十五年来的我国图书馆学研究[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5,3(2):9-12. 被引量:2
-
3邱昶,黄昕.论我国新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1982,10(1):31-39. 被引量:15
-
4沈继武,刘迅.论我国图书馆学的危机及其革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2,36(5):76-81. 被引量:16
-
5武兴元.本体论上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10-14. 被引量:2
-
6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6.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王炳书,张玉堂.价值理性简论[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1):64-70.
-
2李明富.真善美三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6-79. 被引量:5
-
3王炳书.价值的合理性及其标准[J].社会科学辑刊,1998(1):11-16. 被引量:3
-
4陈代湘.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39-43. 被引量:1
-
5刘西山,尹曦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J].理论界,2010(8):21-23.
-
6郝永平.当代进步观的人文意蕴[J].哲学动态,1998(5):32-35.
-
7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1):23-26. 被引量:9
-
8胡鹏程.试谈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原则[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5(2):7-8.
-
9蒋福明,刘爱国.自然价值论:一个伦理的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72-75. 被引量:1
-
10庄子思想的未来价值[J].资料信息,2008(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