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思想根源以及与艺术的关系、对世界的重建等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提出其新感性与前代哲人所谓的感性有本质的不同。本文认为,马尔库塞首次提出新感性这个概念。
作者
杨晓莲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现代文明
新感性
当代艺术
审美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1
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
马尔库塞 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月日12月第1版.50页.
3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5
博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7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1页.
8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9
[美]赫伯特.审美之维[M].马尔库着,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1.8.
10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版.
引证文献
4
1
杨晓莲.
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谈起[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68-73.
被引量:8
2
徐淑华,陈璐.
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对《爱欲与文明》的解读[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78-79.
3
张思光.
论“新感性”建构意义上的艺术生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5):110-112.
4
李凯强.
新感性时代: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的情感价值生产与意义感知[J]
.电影文学,2021(19):42-4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周莉华.
《阿凡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
.书屋,2010(6):62-65.
2
胡水清.
论审美能量的聚集——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再审视[J]
.文教资料,2011(22):101-103.
被引量:1
3
龙仙艳.
《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原型解读[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0(6):48-50.
4
魏京京.
《蜗居》小说中的消费时代与女性爱情[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6):173-174.
被引量:1
5
赵茜.
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爱情书写——从《蜗居》看爱情中的资本消费[J]
.安康学院学报,2019,31(2):56-59.
6
李新亮.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批判寓言——评赵玫中篇小说集《蝴蝶飞》[J]
.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94-100.
7
刘硕,赵重阳.
马尔库塞著作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影响力分析——基于CSSCI(1998—2018)数据[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0(2):86-91.
8
苏欣湉.
影视美育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
.学园,2022,15(1):10-12.
被引量:1
9
李凯旋.
接受美学视角下新主流电影的情感塑造方式[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4):92-94.
被引量:2
10
张发松,李凯强.
民族文化记忆与真实事件传播:论新主流电影的非虚构叙事元素[J]
.电影文学,2022(19):9-13.
被引量:4
1
陈晓峰.
当代艺术:能否跳出“被现实”的怪圈[J]
.创意世界,2010(1):59-59.
2
郭大俊,徐冬竹.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20(5):56-59.
3
杨超超,贺健,杨菲.
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11):59-59.
4
樊广义.
论儒家精神与现代文明[J]
.理论导刊,2000(9):40-41.
5
蒙培元.
漫谈中国哲学与现代文明[J]
.江淮论坛,1995(2):46-50.
被引量:3
6
辛媒体.
你为什么会害怕[J]
.东南置业,2002(2):99-99.
7
张耀辉.
当代艺术中的设计美学[J]
.美术观察,2013(10):114-114.
8
高姗姗.
浅论孟子的“为民父母”思想[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3):291-291.
9
邹诗鹏.
大自然的生存论意义及对现代性的反省[J]
.学习与探索,1997(5):66-68.
被引量:4
10
何颖.
尼采和劳伦斯的自我与社会观探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52-5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