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人的类本质与教育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类的本质之特点是实践性、创造性,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的本质的基本思想;教育在人的类的本质生成中的地位及作用可称作类的教育;类的教育是自觉的类的发展的一种现代观念:“自由个性”揭示了教育的方向,确立独立的人格意识乃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自我”
作者
刘国男
机构地区
大连教育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类的特性
创造
类的教育
自觉的类的发展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7
1
王洪才.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1):72-78.
被引量:49
2
潘希武.
教育的公共治理:现代性的境遇及其超越[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2):1-6.
被引量:5
3
李现平.
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8-18.
被引量:33
4
彭江.
教育之根与文化自觉——读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有感[J]
.中国教育学刊,2006(5):12-14.
被引量:7
5
罗章,张诗亚.
教育自觉:以《诗经》之耳倾听土家山歌[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53-56.
被引量:4
6
[3]续梅.切实把这项重大措施落到实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EB/OL].[2007-05-23].http://www.jyb.com.cn.
7
张敏娟.教育:公共知识分子“疼在心尖上”的担当[N].中国教育报,2006-07-20.
引证文献
4
1
李宝斌,齐恒.
教育自觉理念下的教师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08(2):66-68.
被引量:10
2
齐恒,李宝斌.
教师教育在教育自觉中的超越[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125-126.
被引量:4
3
徐桂芬.
坚守“积极孤独”中的教育自觉[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6):197-199.
被引量:1
4
李宝斌,孙俊三.
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J]
.现代教育论丛,2007(12):13-1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郑华,殷素梅.
基于主体性发展的师范品性研习方式探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3):57-63.
被引量:1
2
殷素梅,郑华,王晶晶.
基于主体性发展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师范素养修习》课程为例[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63-67.
3
吴薇.
论大学英语精读课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意义[J]
.成功,2009(8):153-154.
4
李宝斌,李军.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的教育自觉和制度他律[J]
.教育财会研究,2010,21(1):14-17.
被引量:1
5
李宝斌,李军.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的教育自觉和制度他律[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2):95-97.
被引量:1
6
黄水林.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
.教育评论,2010(6):57-59.
被引量:3
7
殷素梅,郑华.
创建基于主体性发展的师范生职业品性教育[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0):58-62.
8
张士森.
解析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自觉[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5):19-20.
被引量:1
9
朱琳,方守湖.
教育自觉视角下推进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
.成人教育,2013,33(3):64-65.
被引量:1
10
崔月信.
Dhc b基于教育自觉角度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J]
.文学教育(中),2013(9):69-69.
1
杨品一.
对审美主体的重新认识[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113-114.
2
李晓峰.
活动德育论[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0,0(7):14-15.
被引量:3
3
杨思存.
生活化是政治课堂新的生长点[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0):16-17.
4
张正江.
人性和人的本质视角下的素质教育观[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5):3-7.
被引量:1
5
杨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102-104.
被引量:1
6
徐小建.
预设指向本质 生成引向深刻——兼谈形成性总结[J]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5,0(5):32-36.
7
宋银丽.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及其教育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1):33-36.
8
李耀玺.
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理论与活动课体系的构建[J]
.教育研究,1995,16(8):67-69.
被引量:3
9
徐蓓春.
试论个性化教学的时代意义[J]
.教育探索,2003(10):61-63.
被引量:10
10
李允.
论活动教学实质[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13(3):22-23.
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