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自由诗到九言诗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编者按〕本世纪以来,随着文言文的衰落和白话文的兴起,以自由诗为主导方向的新诗运动虽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白话诗是否一定要选择长短不一的自由形式而不能建立相对统一的规范?这一规范的出现是否一定会束缚人们的思想而不能提供更新的创作契机...
作者
林庚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6,共11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新诗
节奏音组
半逗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8
1
钱理群.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林庚先生对我的影响[J]
.厦门文学,2008(7):6-8.
被引量:2
2
王岳川.
90年代中国先锋艺术的拓展与困境[J]
.文艺研究,1999(5):4-18.
被引量:19
3
薛毅.
浮出历史地表之后[J]
.文学评论,1999(5):50-55.
被引量:18
4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中国语文,1998(1):40-47.
被引量:229
5
林庚.
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诗的国度与诗的语言[J]
.社会科学战线,1985(4):271-277.
被引量:6
6
臧棣.
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
.文艺争鸣,1998(3):45-50.
被引量:39
7
林庚.
略谈唐诗的语言[J]
.文学评论,1964(1):73-85.
被引量:4
8
林庚.
五七言和它的三字尾[J]
.文学评论,1959(2):76-78.
被引量:5
9
陈剑晖.
新象征主义诗潮——现代现实主义研究之二[J]
.文艺评论,1988(2):13-19.
被引量:2
10
吴先宁.
北方文风和庾信后期创作[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9(1):55-6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马奔腾.
林庚先生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意义[J]
.诗探索,2000(1):108-117.
被引量:2
2
张中宇.
部分新诗的失误及其原因[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4):112-116.
3
张桃洲.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J]
.中国文学研究,2012(3):86-90.
被引量:5
4
曾智安.
以数立言:庾信《周五声调曲》以文法、赋法为歌及其礼乐背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6):90-96.
被引量:2
5
李丽.
成语形式变化原因初探[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7):185-186.
被引量:1
6
李拉利.
论林庚诗歌语言的诗化与主体化理论[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29-34.
7
周韧.
从半逗律看“的”字分布的韵律因素[J]
.语文研究,2019,0(2):30-37.
被引量:1
8
张颖.
“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J]
.江汉学术,2020,39(5):58-68.
被引量:2
9
张胜利.
论新诗格律及其建行问题[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7(6):105-11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高博涵.
江南体验与林庚诗风的转变[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4):271-284.
2
周俊锋.
现代汉语诗歌用典的对话结构与抒情传统[J]
.华中学术,2023(1):116-126.
3
商瑞芹,刘莉华.
英语格律诗汉译中“顿”的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3):119-123.
被引量:4
4
王元忠.
林庚的新诗写作和新格律诗理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6):21-26.
被引量:3
5
王德毅,施向东.
八字格成语浅析[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8):139-143.
6
张颖.
“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J]
.江汉学术,2020,39(5):58-68.
被引量:2
7
何江波.
《乐府诗集》解题体现的学术史意识[J]
.乐府学,2021(1):79-97.
8
熊威.
“诗歌形式史”与林庚新诗观念的演进[J]
.江汉学术,2023,42(5):65-73.
9
金溪.
《隋书·音乐志》所载北朝仪式歌辞的史源学研究[J]
.艺术学研究,2024(1):52-64.
被引量:1
10
修蓉.
江苏盱眙方言特色字词句浅析[J]
.今古文创,2024(10):131-133.
1
古远清.
对“文革”前诗歌讨论的检视[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13-18.
2
邵燕祥.
九言诗的一次小试验[J]
.诗探索,2000(1):118-120.
3
梁书.
论散文诗创作与构思[J]
.金田,2015,0(7):3-12.
4
贺绍俊.
既是繁荣的,又是平庸的——关于2003年的小说[J]
.文艺争鸣,2004(1):35-37.
5
胡顺淑.
田耳访谈录[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0(11):214-217.
被引量:3
6
徐敬恩.
略说“九言诗”[J]
.阅读与写作,1998,0(10):33-33.
7
刘柯.
试论二言诗至九言诗之源头[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108-110.
被引量:1
8
葛晓音.
诗歌形式研究的古为今用——林庚先生关于古诗节奏和新诗格律的理论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4):133-142.
被引量:4
9
孙尚勇.
九言诗考[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4-57.
被引量:5
10
孟宪忠,李桂兰.
黄淮九言诗与英语格律诗的比较[J]
.昌潍师专学报,2000,19(1):56-57.
文史哲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