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剩余索取权的演变与现实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 ,剩余所有权由资本所有者所独享 ;在人力资本理论方兴未艾的今天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 ,于是 ,正视劳动力产权特征 ,并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剩余索取权 ,将是激励劳动积极性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经之路。体现劳动者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的形式被称为分享经济 ,在我国 。
作者
刘宁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经济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5-99,共5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资本雇佣劳动
资本逻辑
劳动逻辑
人力资本
分享经济
分类号
F014.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翁君奕.
支薪制与分享制: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的比较[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5):51-54.
被引量:74
2
孔泾源.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及其制度剖析[J]
.经济研究,1995,30(3):22-34.
被引量:28
3
吴易风.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4-24.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12、13、31、32卷出版[J]
.国外理论动态,1998(9):32-32.
被引量:270
共引文献
182
1
史雪婷.
'战略性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
.广东经济,2017,0(3X):8-8.
2
孙斌.
证券市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J]
.中国市场,2006(45):20-21.
3
孙振东.
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契约[J]
.商业研究,2002(21):9-11.
4
石修俊.
发达国家按人力资本分配对我国的启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9):5-9.
5
张林.
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运动:新自由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一次触及灵魂的斗争[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1):46-54.
被引量:3
6
李海燕.
制度创新与股份合作制[J]
.社会科学家,1999,14(S1):37-39.
7
朱建芳,张友福.
“内部人控制”问题刍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6):40-45.
被引量:1
8
徐振海.
论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明晰改革的实质及其约束[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4(3):44-46.
9
李友根.
论股份合作企业的法律地位[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3):149-158.
被引量:4
10
葛立成.
市场主体构造与企业制度变革——浙江省的实践与经验[J]
.浙江学刊,1998(5):9-13.
同被引文献
80
1
周茂荣,聂文星.
德国共同决定制的起源、演化及其在战后德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5):16-18.
被引量:6
2
宋永新.
关于我国合伙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J]
.中国法学,2001(4):105-118.
被引量:34
3
史际春,邓峰.
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关于经济合同的重新定位[J]
.法学研究,1997,19(3):38-51.
被引量:47
4
江平.
现代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企业[J]
.中国法学,1997(6):26-33.
被引量:147
5
李文治.
论中国地主经济制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J]
.中国社会科学,1981(1):143-160.
被引量:7
6
欧阳凡修.
明清两代农业雇工法律上人身隶属关系的解放[J]
.经济研究,1961,7(6):49-73.
被引量:8
7
徐显明.
生存权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2(5):39-56.
被引量:136
8
陈廷煊.
近代中国农业雇佣关系的封建性[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121-132.
被引量:5
9
王春燕.
也论知识产权的属性[J]
.中国法学,1996(3):96-102.
被引量:11
10
易军.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117-129.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5
1
罗勇成.
员工参与治理研究综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2):158-160.
被引量:1
2
韩笑.
利润分享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65-69.
被引量:7
3
周建锋,杨继国.
利润分享制:资本家与工人的博弈——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14(2):68-74.
被引量:2
4
郑兴山,唐元虎,蒋序标.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博弈分析[J]
.学术月刊,2001,33(5):21-28.
被引量:7
5
罗润东,李超.
要素产权与法权耦合视角下的劳资关系演进与均衡[J]
.学术月刊,2015,47(9):58-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王丽萍,张日新.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经济学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48-52.
被引量:3
2
李丽青,梁欣然.
证券市场制度对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影响[J]
.经济师,2007(3):97-97.
3
蔡春,唐滔智.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人力资本约束[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4):52-54.
被引量:2
4
许丽君,江可申.
基于收益分享理论的导游激励机制设计[J]
.统计与决策,2008(12):106-108.
被引量:3
5
许丽君,江可申.
旅游产业“公对公”分配模式机制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08(20):95-97.
被引量:1
6
孙一平.
浅析分享制的几种形式:利润分红、员工持股和EVA[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84-85.
被引量:2
7
王海兵,程仲鸣.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J]
.商业研究,2009(10):88-90.
8
李济广.
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67-72.
被引量:4
9
王雅俊,王书斌.
分享经济理论进展与中国模式选择[J]
.经济论坛,2010(2):46-49.
被引量:2
10
殷勤凡.
对入世后天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的经济学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1):89-91.
被引量:1
1
胡小寒.
资本逻辑与劳动逻辑的统一[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9,16(3):103-106.
2
叶正茂.
关于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利益的理论思考[J]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1):19-22.
被引量:1
3
林銮珠.
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4-7.
被引量:3
4
孙志明,徐颖,张春凤.
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64-69.
被引量:4
5
杨娥.
现代国际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及其政策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103-104.
6
曾瑞明.
私有财产概念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核心问题[J]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19(1):4-6.
被引量:1
7
罗朝晖.
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特征与国有企业的转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3):59-62.
8
黄华.
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再探讨[J]
.理论探索,2016(5):95-101.
被引量:6
9
荣梅.
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目标[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7):59-60.
10
王志凯.
福利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创新:欧洲的观察与启示[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1):26-30.
文史哲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