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3,共5页
同被引文献66
-
1吴志成,李佳轩.全球和平赤字治理与中国的责任担当[J].国家安全研究,2022(1):137-164. 被引量:10
-
2邱桂荣.对新干涉主义的几点看法[J].现代国际关系,2000(4):24-26. 被引量:5
-
3石俊杰.美国霸权的文化根源和理论支柱[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3):60-63. 被引量:1
-
4李明海,雷勇军.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路[J].历史教学(上半月),2009(12):36-39. 被引量:1
-
5李青,杨小洪.略论“美国学”和美国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2):26-29. 被引量:19
-
6陈文,匡国珍.摆脱冷战思维是重要的思想解放[J].江汉学术,1999,30(1):52-56. 被引量:1
-
7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J].世界历史,1998(2):115-117. 被引量:8
-
8罗珍,朱玉文.关于“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发展影响的历史反思[J].北方论丛,1999(2):115-118. 被引量:2
-
9李寿源.“冷战思维”与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6,18(3):20-24. 被引量:4
-
10牛军.无法摆脱冷战思维——我的另一种看法[J].世界知识,2001(21):1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黄大鹏.从科索沃战争看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对外战略思维模式[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43-45. 被引量:1
-
2钮维敢.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思维研究现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08(5):128-132. 被引量:13
-
3周明.高三历史复习的新思维——以“冷战”专题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4):12-16. 被引量:6
-
4卢国学.亚太政治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与区域合作的发展[J].当代世界,2014(12):46-49. 被引量:4
-
5苏德,常永才.论我国民族院校的独特地位与新使命——以中央民族大学为分析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6):5-11. 被引量:11
-
6舒盛芳,王米娜.美国体育文化霸权形成的现实基础及对我国的冲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4):30-35. 被引量:10
-
7吴志成,王慧婷.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的应对[J].天津社会科学,2020(3):65-70. 被引量:16
-
8吴志成,徐晓芳.论冷战思维与中国担当[J].现代国际关系,2023(11):5-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1
-
1司马俊莲.新时代民族院校法治人才2.0培养路径研究——以H大学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2):72-93.
-
2谈东晨,钮维敢.论当代国际体系的冷战遗留属性[J].国际观察,2022(4):89-121. 被引量:3
-
3钮维敢.2008国际金融危机与冷战思维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9-13. 被引量:1
-
4钮维敢.偏见和对立——当代“中国威胁”论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132-138. 被引量:4
-
5明文文.高考浙江卷历史第39题的特点、不足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8):16-19.
-
6李南亮.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1题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10):38-40.
-
7陈妙华.主动适应新课程高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3):5-6.
-
8陈炳汀,李梓桐.非洛地平治疗45例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0,30(4):44-45.
-
9叶险明.关于“新国际主义”的方法论辨析[J].教学与研究,2012(12):17-25. 被引量:6
-
10卢国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控制——从综合安全视角审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J].东南亚研究,2015(6):56-63. 被引量:17
-
1胡利胜,荣莉.试论美国冷战思维的继续[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9(1):12-13. 被引量:2
-
2这并非冷战,但是中国是我们最大威胁[J].国际展望,2001(12):35-35.
-
3朱静君.对冷战思维与霸权主义的几点思考[J].岭南学刊,2000(1):73-76. 被引量:1
-
4陶季邑.美国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281-290.
-
5罗峰.国际机制[J].社会观察,2003(3):48-48.
-
6陈晓敏.推行冷战思维的新供状 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8,17(2):76-80.
-
7牛军.无法摆脱冷战思维——我的另一种看法[J].世界知识,2001(21):11-13. 被引量:1
-
8林雁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代世界的主题[J].和平与发展,2000(2):49-52. 被引量:1
-
9周荣耀.关于北约东扩的思考[J].世界知识,1997(11):4-5.
-
10隋书卿.试论国际机制及中国对国际机制的参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1):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