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释“去”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去”字是个多义词,在一些综合大字典和大词典中都列有多种义项,但该词在戏曲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如表空间的用法等则不见涉及。借助戏曲语词资料,特对“去”字的表空间、表时间、表行为的趋向或持续及用作语助词。
作者
王学奇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49-52,89,共5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去
多义词
补释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大旗.
长沙话“得”字研究[J]
.方言,1985,7(1):46-63.
被引量:62
2
林立芳.
梅县方言的结构助词[J]
.语文研究,1999(3):44-54.
被引量:14
3
喻遂生.
重庆方言的“倒”和“起”[J]
.方言,1990(3):57-64.
被引量:47
4
吴福祥.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J]
.方言,2002,24(1):24-34.
被引量:42
5
严修鸿.
平远客家话的结构助词[J]
.语言研究,2001,21(2):37-47.
被引量:13
6
李如龙.
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J]
.语言研究,2001,21(2):48-56.
被引量:35
7
吴福祥.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一)[J]
.方言,2001,23(4):344-354.
被引量:62
8
梁银峰.
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J]
.语言科学,2005,4(6):27-35.
被引量:31
9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M]//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
史秀菊.
晋南解州片方言表趋向和事态意义的“去”[J]
.语文研究,2007(3):59-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李小华.
永定客家方言补语标记“去”及其探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3-58.
被引量:1
2
史秀菊.
山西南部方言的“X去”及其来源[J]
.语文研究,2010(4):62-64.
3
梁银峰.
近代汉语介词“去”的产生和消亡[J]
.语言研究集刊,2008(1):156-16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福祥.
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J]
.方言,2010,32(2):97-113.
被引量:50
1
张兴.
反义形容词“深浅”的日汉语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2015,32(1):40-46.
被引量:3
2
安玉香,刘飞,董瑞.
韩国语空间格助词“ ”认知研究[J]
.青年时代,2014,0(17):96-96.
3
李乔生.
汉语表空间意义虚化的介词“在”与英语相关表达的偏误分析[J]
.广东教育(职教),2013(12):73-75.
4
李文莉.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75-77.
被引量:10
5
冯莉.
“在……上/下”的隐喻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17-119.
被引量:1
6
郭静静.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4):53-54.
7
李卫中.
介词“从”表空间起点时使用上的优先性考察[J]
.理论月刊,2009(8):109-112.
被引量:1
8
田婧.
“在……上/下”的对比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5):48-49.
9
张丽萍.
方位结构“X中”与“X间”的对比探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2):114-116.
10
张全生.
从“来”的语法化看焦点结构与焦点标记的产生[J]
.语言科学,2011,10(6):618-628.
被引量:8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