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93-96,共4页
Academic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7
-
1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J].历史研究,1997(3):148-164. 被引量:10
-
2钱乘旦.中国的英国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7(5):160-174. 被引量:12
-
3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J].历史研究,1994(1):155-168. 被引量:25
-
4刘绪贻.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概况[J].史学月刊,1986(5):100-103. 被引量:3
-
5吴于廑.关于编纂世界史的意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8,32(5):35-40. 被引量:24
-
6刘雅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的译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119-124. 被引量:11
-
7何成刚,张安利.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历史教科书——陈衡哲著述《西洋史》教科书特色述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15-18. 被引量:7
-
8王晓德,雷泳仁.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回顾[J].历史研究,2000(5):150-159. 被引量:7
-
9黄蕾.陈衡哲史学成就论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57-60. 被引量:2
-
10李剑鸣.世界通史教科书编纂刍议[J].史学月刊,2009(10):76-80. 被引量:4
-
1侯建新.新世纪我国的世界史研究要上新水平[J].世界历史,2000(1):13-14.
-
2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总第57—60期)总目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6(4):155-157. 被引量:2
-
3报刊世界史论文索引(81.5—7)[J].世界历史,1981(5):97-97.
-
4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纪要[J].世界历史,1983(6):20-24. 被引量:1
-
5王彦舟.论中国在世界上古史之地位[J].邢台师专学报,1995(1):84-87.
-
6《历史研究》1993年总目[J].历史研究,1993(6):190-192. 被引量:1
-
7潘光.关于新世纪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几点看法[J].世界历史,2000(1):5-6. 被引量:1
-
8东志.“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世界史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1(4):75-78. 被引量:4
-
9钱乘旦.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近期的目标(摘要)[J].全球史评论,2008(1):290-292.
-
10黄正柏.努力向世界史研究的新高度攀登[J].世界历史,2000(1):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