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化对“浙江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读了史晋川教授为《浙江现代化模式研究:1978~1997》一书所写的“代序”———《浙江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一文,借题发挥,就浙江模式研究谈点感想。近几年来,有关“浙江模式”日益引起我省经济理论界以及省外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和兴趣。在我看来这是有其...
作者
张仁寿
机构地区
浙江省社科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20-21,共2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浙江模式
浙江经济发展
制度变迁
经济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
诱致性变迁
温州模式
体制变迁
经济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类号
F120.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0.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59
参考文献
3
1
金祥荣.
“浙江模式”的转换与市场创新[J]
.浙江学刊,1998(1):36-39.
被引量:13
2
方民生.
浙江市场化模式的基础与背景分析[J]
.浙江学刊,1997(2):23-28.
被引量:10
3
刘吉瑞.
“小企业、大市场”(上)──对浙江经济体制运行特征的描述[J]
.浙江学刊,1996(6):19-24.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仁寿.
沿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2):46-5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34
1
严云浩,王欣欣,朱彬.
嘉兴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阶段的探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4.
2
曹荣庆.
论浙江省的“指数经济”[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60-64.
3
朱华晟,王玉华,彭慧.
政企互动与产业集群空间结构演变——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5(1):107-113.
被引量:25
4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
浙江“块状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5(1):106-107.
被引量:3
5
张德存.
对浙江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72-75.
6
杨通辉.
中药治疗老年眩晕40例[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40-1540.
被引量:1
7
叶玮.
多层次科技创新:浙江块状经济瓶颈突破口[J]
.科技资讯,2006,4(8):220-220.
被引量:2
8
刘晓红,陈宝光,高新和.
浙江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J]
.木材工业,2006,20(4):25-28.
被引量:2
9
高新和,刘晓红.
浙江家具产业群的特征与动因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433-436.
被引量:1
10
王志新,王菲,陈洪波,周琳琅.
宁波发展模式的崛起与创新[J]
.商业研究,2007(5):82-86.
同被引文献
177
1
李新春.
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的比较[J]
.开放时代,2000(4):23-28.
被引量:12
2
黄鹏进.
“以自由看待发展”:“浙江模式”的解读与反思[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1):82-86.
被引量:1
3
雷明贵.
“协商民主”在社会领域的拓展——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例的考察[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6):47-49.
被引量:1
4
朱康对.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初探[J]
.中国农村观察,1999(3):37-43.
被引量:32
5
金祥荣.
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浙江省“十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J]
.浙江学刊,1999(5):16-20.
被引量:9
6
姚先国.
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3):22-28.
被引量:37
7
金祥荣.
“浙江模式”的转换与市场创新[J]
.浙江学刊,1998(1):36-39.
被引量:13
8
方民生.
浙江市场化模式的基础与背景分析[J]
.浙江学刊,1997(2):23-28.
被引量:10
9
刘吉瑞.
“小企业、大市场”(下)——对浙江经济体制运行特征的描述[J]
.浙江学刊,1997(1):23-27.
被引量:8
10
费孝通.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J]
.社会,1993,13(7):16-2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6
1
范淑玲.
企业市场策略常见缺陷分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3):22-22.
被引量:2
2
谢红珍,陈菲琼.
论浙江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20-23.
被引量:3
3
周井娟,陈林兴.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6):118-120.
被引量:6
4
王赛芝.
推行SA8000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
.商场现代化,2006(06X):15-16.
5
王发明,周才明.
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以浙江为例[J]
.技术经济,2006,25(6):37-40.
被引量:5
6
任道纹.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8(8):39-43.
7
韩芳.
“浙江模式”研究综述[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3):81-85.
被引量:1
8
韩芳.
“浙江模式”研究综述[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4):70-75.
被引量:3
9
张友连.
论浙江中小企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6):50-54.
10
张仁寿.
弘扬浙江精神 推进浙江发展 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文化——浙江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感言[J]
.浙江社会科学,2000(2):9-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
钱家潍,陈勇,韩昊英.
浙江省市县建设空间扩张与经济增长初探[J]
.浙江国土资源,2020(S01):107-113.
2
冯卫红.
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J]
.经济问题,2008(2):120-122.
被引量:50
3
刘思峰,阮爱清,方志耕,施红星,赵亮.
产业集群租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516-520.
被引量:1
4
青仿.
论产业集群的优势与自我增强机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S1):181-183.
5
王力辉.
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经济的作用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7(6).
被引量:8
6
周小辉,屈胜喆,夏沁田.
略论产业集群与城市圈的发展[J]
.理论月刊,2009(10):164-165.
被引量:1
7
王国红,高畅.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中介体系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33-36.
被引量:4
8
乔光平,徐静珍.
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综述[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0-72.
被引量:1
9
冯新勤.
浙江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
.社科纵横,2005,20(3):53-54.
被引量:4
10
赵晓东,李晓博.
创业社会资本构思模型访谈研究[J]
.科研管理,2008,29(S2):187-190.
被引量:4
1
朱家良.
深化浙江现代化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1999(3):19-20.
2
王志成,史学军.
对中国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经济评论,1999(5):33-36.
被引量:14
3
孙烽.
再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J]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1):27-29.
被引量:2
4
张冰,金戈.
港台产业结构变迁:模型与比较[J]
.台湾研究,2007(2):44-49.
被引量:5
5
祁军.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S1):44-50.
6
吴金平,赵景峰.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一个制度变迁视角[J]
.亚太经济,2009(3):8-12.
被引量:7
7
葛洪升.
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改革开放(代序)[J]
.浙江学刊,1992(6):5-9.
被引量:1
8
曹伯纯.
跨越新世纪 再创新辉煌(代序)[J]
.传承,2000,0(S1):1-2.
9
东岗.
西部大开发——制度供求的视角分析[J]
.商业研究,2004(2):176-178.
10
徐宗华.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晋川教授[J]
.浙江经济,2002(3):14-15.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