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妨害公务罪
被引量:
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妨害公务犯罪是一种抽象危险犯,有其特殊的犯罪构成。本文对妨害公务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重点探讨了“公务的合法性”要件及其判断标准,“妨害公务”这一抽象危险结果及其判断方法等有争议的问题;对妨害公务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主要探讨了“妨害公务”这一抽象危险故意的含义。另外对妨害公务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
鲜铁可
周玉华
机构地区
最高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85,共7页
China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妨害
公务
构成
界限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8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158
1
谭冰霖.
行政处罚构成要件法定原则的逻辑展开[J]
.政法论坛,2022,40(4):44-57.
被引量:20
2
付洁.
袭警罪条款体系解释研究[J]
.公安学研究,2021,4(6):106-119.
被引量:8
3
章志远.
行政行为无效问题研究[J]
.法学,2001(7):13-18.
被引量:26
4
孟庆华.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探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4-6.
被引量:2
5
方鹏.
德日期待可能性理论比较研究——以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为视角[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54-63.
被引量:6
6
方世荣.
试析行政相对人对实现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J]
.法学,1999(3):22-25.
被引量:25
7
刘莘.
具体行政行为效力初探[J]
.中国法学,1998(5):46-56.
被引量:19
8
叶必丰.
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J]
.法学研究,1997,19(5):87-92.
被引量:119
9
吴婧萍.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J]
.行政法学研究,1997(3):72-77.
被引量:14
10
孙秋楠.
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J]
.中国法学,1992(6):47-4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21
1
孟庆华.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探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4-6.
被引量:2
2
李莉.
论阻碍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行为的定罪及刑法完善[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5):42-45.
3
杨彩霞.
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3):30-34.
被引量:6
4
李希慧,黄洪波.
妨害公务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
.法学,2006(6):43-48.
被引量:15
5
陈娟,孙军,俞炜.
妨害公务罪若干疑难问题[J]
.中国检察官,2006(6):53-56.
被引量:4
6
沈岿.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J]
.中国法学,2006(5):70-78.
被引量:38
7
梁晟源.
妨害公务行为定性之探究——兼论《刑法》第277条的立法完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3):11-14.
8
黄奇中.
“妨害公务罪”若干问题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9-56.
被引量:13
9
董邦俊.
论妨害公务罪中的“威胁”行为——兼评《北京市信访条例(修订草案)》中“以自杀相威胁”之规定[J]
.犯罪研究,2008(1):28-34.
被引量:4
10
黄孔焱.
浅谈非暴力、威胁方法妨害卫生监督公务的行为表现[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3):224-225.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
胡大路.
论妨碍证券执法行为的认定与责任——新《证券法》第218条的规范分析[J]
.证券法苑,2021(2):373-392.
2
李梁.
我国刑法中的“严重后果”及其主观归责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2023,41(4):121-133.
被引量:7
3
刘抒婷,潘纪乐.
紧急状态下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4):82-88.
4
李奔.
袭警罪构成要件的教义学解读[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34(4):97-104.
被引量:3
5
王展.
暴力袭警问题的刑法学思考[J]
.刑法论丛,2019,5(2):370-393.
被引量:25
6
乌兰.
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基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例第29号指导性案例的分析[J]
.法律适用,2019,0(22):68-76.
被引量:9
7
马生安.
现象与理论:符号学视角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J]
.东南法学,2020(2):170-190.
被引量:1
8
郑沫.
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征收决定中的异议权保障研究——基于从参与权到异议权的演进逻辑[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2):32-51.
被引量:2
9
沈广明.
比较法研究的理想范式——《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述评[J]
.公法研究,2020(1):363-375.
10
金晓伟,徐佳雯.
再论《治安管理处罚法》上的紧急状态条款——基于2601份裁判文书的体系性分析[J]
.公安学研究,2024,7(3):68-87.
1
欧阳本祺.
论危险故意[J]
.法学家,2013(1):48-62.
被引量:17
2
张保平,赵均亭.
妨害公务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
.决策探索,2004(12):48-48.
3
王宇.
行政行为合法性要件与违法性要件[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2S):299-299.
4
杨海坤.
行政执法程序合法性要件初探[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2(2):13-19.
被引量:5
5
鲜铁可.
犯罪结果概念辨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6):39-44.
被引量:2
6
熊选国.
论危险犯[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10(2):27-31.
被引量:14
7
陈红艳.
对妨害公务罪几个争议问题的探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6):90-92.
被引量:3
8
王志祥.
对犯罪既遂后能否成立犯罪中止的探讨[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7,24(1):22-24.
被引量:4
9
胡东飞.
危险犯的形态及其法条适用[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6):101-106.
被引量:3
10
张世金.
危险犯之特殊中止形态研究[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46-49.
被引量:3
中国法学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