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6,111,共7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参考文献7
-
1梁庭望.壮族图腾初探[J].学术论坛,1982,6(3):78-80. 被引量:11
-
2何耀华.彝族的图腾与宗教的起源[J].思想战线,1981,7(6):77-84. 被引量:35
-
3(苏)诺维科夫(Новиков,М.П.)主编,龚学增等.宗教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4[苏]托卡列夫(Tokapeb,C·A·) 著,魏庆征.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
5《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
7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
共引文献104
-
1陈鋆宝.试论《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164-165. 被引量:6
-
2吴凌云.释“瓯骆相攻,南越动摇”──从一件南越青铜器说起[J].南方文物,2001(2):22-24. 被引量:1
-
3蒋明智.“牛郎织女”传说新探[J].文化遗产,2007(1):86-94. 被引量:5
-
4林祥庚.殷契周弃时代社会性质再认识[J].历史研究,1987(2):47-63. 被引量:7
-
5周广川,张巨保,贾兵强.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J].农业考古,2009(4):10-15.
-
6刘宁.人格内涵的演变及其基础[J].东方法学,2009(4):102-110. 被引量:3
-
7张敏,韩明芳.虞舜南巡狩与勾吴的发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3):105-113. 被引量:11
-
8吴春明.史前城市的考古新发现与中国文明的起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48-54. 被引量:6
-
9李锦山.农业文明与史前宗教礼仪性建筑[J].农业考古,1998(3):193-208. 被引量:4
-
10邝东.舅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初探[J].民族研究,1985(2):19-2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59
-
1王清亮.巫术说与艺术起源关系研究[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3):34-35. 被引量:2
-
2何英.现代化语境下闽北樟湖镇崇蛇文化的传播[J].东南传播,2013(12):30-32. 被引量:3
-
3张永和.法学是什么[J].现代法学,1998,20(6):130-133. 被引量:4
-
4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J].考古,1998(5):65-79. 被引量:36
-
5许良国.从文身看原始宗教和艺术[J].学术月刊,1984,16(2):66-70. 被引量:2
-
6廖扬.图腾禁忌与法的起源[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30-34. 被引量:3
-
7叶大兵.樟湖的蛇王节[J].民俗研究,1997(2):36-37. 被引量:3
-
8俞伟超,汤惠生.图腾制与人类历史的起点[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5(1):3-20. 被引量:14
-
9王鲁昌.论彩陶纹“×”和“米”的生殖崇拜内涵──兼析生殖崇拜与太阳崇拜的复合现象[J].中原文物,1994(1):32-37. 被引量:8
-
10林蔚文.中国南方部分民族崇蛇意念的差异与嬗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1):43-4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2
-
1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艺术的起源[J].民族艺术,1999(1):94-106. 被引量:4
-
2吕昕娱.红山文化图腾崇拜的产生和发展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8):1-3. 被引量:3
-
3王学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对接——有关本土法文化与法学现代化的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2):91-100.
-
4张哲琦.原始艺术中的图腾崇拜[J].黄河之声,2012(5):116-117. 被引量:1
-
5王智慧.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33(6):12-17. 被引量:68
-
6廖杨.港澳台的禁忌文化述论——港澳台汉族民间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0(3):113-119. 被引量:3
-
7左茜茜.澳洲土著艺术与其符号阐释[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2):33-34. 被引量:1
-
8刘雯,徐传武.太阳鸟图像并非图腾标志[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5):144-149. 被引量:1
-
9杨俊芳.《青凤》之结构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2):56-59.
-
10杨福瑞.红山文化氏族社会的发展与图腾崇拜[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8-21.
二级引证文献103
-
1郝大龙.大众传媒视野下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持续发展路径[J].体育视野,2020(1):21-22.
-
2何玉艳.广西花山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实践的思考[J].广西博物馆文集,2020(1):108-115.
-
3陈婧.从一个案例看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J].中国市场,2006(35):44-44.
-
4宗静,王璇,苏哲.关于图腾的保护价值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6):56-57.
-
5何飞.传统黄泥鼓舞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广西金秀县六巷乡上古陈村为例[J].运动,2013(20):148-149.
-
6刘亚.珠海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7):132-135. 被引量:3
-
7王莹,王智慧,张秋.身体锻炼与伦理德行: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J].体育与科学,2013,34(2):34-37. 被引量:8
-
8张德智.论原始宗教信仰中体育元素的表达——以萨满教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3,34(2):38-41. 被引量:7
-
9王百玲,纪鸿.裕固族传统婚俗的社会性别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3(3):176-183. 被引量:4
-
10张艳.山东民间体育与图腾崇拜的文化关联及发展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3,15(4):78-82. 被引量:2
-
1王新国,周俊萍.柏拉图“灵魂不朽”学说阐释[J].求索,2008(7):121-123. 被引量:4
-
2魏女.从考古资料看中国史前原始宗教向阶级宗教的转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4):170-172. 被引量:1
-
3任厚奎.古希腊无神论同多神教的斗争[J].宗教学研究,1984(0):105-112.
-
4谢选骏.也谈古代中国宗教神话向古史神话的转变[J].哲学研究,1986(5):49-55. 被引量:1
-
5于锦绣.论原始宗教的基本概念[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24-29.
-
6王来法.远古希腊人的世界观和早期希腊哲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9(3):30-35.
-
7赵野春.图腾起源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9):49-53. 被引量:2
-
8王颉,王秉钦.漫话宗教神话与翻译[J].上海翻译,2010(1):57-60.
-
9杨蕴希.从《图腾制度》看结构中的图腾[J].文化学刊,2012(3):113-116.
-
10刘怀玉.破除阅读的宗教神话,回归文本的历史语境[J].南京社会科学,2002(4):9-1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