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学”的新开拓──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评介
被引量:1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0-121,共2页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 Bimonthly for Studies in Arts &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36
-
1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J].书屋,2005(1):4-10. 被引量:38
-
2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17-19. 被引量:33
-
3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1):157-173. 被引量:50
-
4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2(4):89-95. 被引量:47
-
5刘海峰.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追溯问题[J].教育研究,1994,15(5):63-65. 被引量:15
-
6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6):3-16. 被引量:33
-
7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两岸大学招考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80-85. 被引量:27
-
8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J].探索与争鸣,1995(8):41-43. 被引量:65
-
9刘海峰.传统文化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5,15(3):41-44. 被引量:25
-
10刘海峰.外来势力与科举革废[J].学术月刊,2005,37(11):67-69. 被引量:12
-
1刘虹.中国科举学研究的里程碑──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评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2).
-
2程方平.创说立学 鉴古知今——评刘海峰的学术力作《科举学导论》[J].中国考试,2006(4):11-13. 被引量:2
-
3胡平.“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4).
-
4《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出版[J].教育评论,1996(6):25-25.
-
5刘海峰.专题研讨: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J].东南学术,2005(4):39-40.
-
6北京教育考试书店[J].中国外资,2008(11).
-
7北京教育考试书店[J].中国外资,2008(12).
-
8理滨.钩沉史海 融会古今——评刘海峰教授等著《中国考试发展史》[J].大学教育科学,2004(2):96-96.
-
9刘盾.承前启后 又添新章——第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与考试,2015(6):89-92. 被引量:1
-
10程伟.第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5):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