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代中国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衰落和亚洲价值观的崛起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本世纪中叶起,中国当代的国际文化环境开始发生了一些转折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80年代以来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拟以当代海外“中国文化观”为中心,对于当代中国的国际文化环境作一论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于中国文化当代建设的认识。
作者
李翔海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4,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中心
“亚洲价值观”
当代中国
文化环境
现代资本主义
李光耀
国际文化
人类文化
文明冲突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49
1
李翔海.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78-85.
被引量:9
2
李翔海.
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J]
.教学与研究,1998(9):30-35.
被引量:2
3
蔡尚思.
儒学非宗教而起了宗教的作用[J]
.文史哲,1998(3):35-35.
被引量:8
4
舒默.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孔子[J]
.中国哲学史,1995(4):117-120.
被引量:1
5
李慎之.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4,11(4):8-15.
被引量:32
6
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J]
.现代国际关系,1996(3):33-38.
被引量:8
7
梁燕城.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儒家哲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94(2):82-93.
被引量:9
8
曹顺庆,李思屈.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J]
.文艺研究,1996(2):12-21.
被引量:112
9
胡显中.
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J]
.中国文化研究,2000(1):39-44.
被引量:9
10
唐文明.
何谓现代性?[J]
.哲学研究,2000(8):44-50.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8
1
黄晓波.
论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
.科学社会主义,2012(3):74-77.
被引量:77
2
张颂之.
对现代孔子神话的反思[J]
.中国文化研究,2002(2):166-174.
被引量:5
3
曾雪莲.
信息伦理建设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2):221-223.
被引量:1
4
王敬川.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人生[J]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3):6-8.
被引量:2
5
李双套.
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意义[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5):158-160.
6
李倩.
文化平等与提升国家文化话语权[J]
.老区建设,2016(24):38-39.
被引量:2
7
李翔海.
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2(6):58-67.
被引量:66
8
熊华勇.
亚洲文化情景下的酒店运营模式研究[J]
.上海商业,2022(9):13-15.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涂可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观[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1(8):22-28.
被引量:1
2
项敬尧.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飞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2):42-49.
被引量:6
3
张永奇.
文化自信的唯物史观分析:价值、依据与条件[J]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2):114-130.
4
杨朔,康宁.
电影文化表达与国家形象建构——主旋律电影中的民族叙事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1(1):270-277.
被引量:2
5
郭发明,楚碧洋,龙佩林.
“和而不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取向[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9-80.
被引量:3
6
谭玉龙.
大陆近三十年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12-17.
7
刘占虎.
传统语境中的文化剩余与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百年中国”文化钩沉[J]
.浙江社会科学,2013(8):18-28.
被引量:14
8
王晓南.
文化自信研究综述[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1):71-74.
被引量:9
9
陈绪新.
我国信用伦理研究述评[J]
.江淮论坛,2004(5):153-156.
被引量:1
10
陶克祥,黄宝宏.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
.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107-109.
被引量:7
1
徐文涛.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与“亚洲价值观”[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10X):62-62.
2
刘军舰.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及文化法建设[J]
.艺海,2009(7):146-148.
被引量:2
3
王屏.
日本亚洲认识的新起点[J]
.中国新闻周刊,2008(1):55-57.
4
陈先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5):16-16.
被引量:2
5
胡风霞,盛邦跃.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
.消费导刊,2008,0(20):219-219.
6
董淮平.
李光耀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文化认同[J]
.求是学刊,1998,25(1):99-102.
被引量:2
7
周劭馨.
二十一世纪世界图景中的文化问题[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8,0(3):38-47.
8
解光宇.
应辩证地看待儒学的功能[J]
.孔子研究,2001(5):116-117.
被引量:3
9
马正恺.
现代资本主义与文化帝国的因果联系[J]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09(1):158-165.
10
张秉让.
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0):97-100.
学术月刊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