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
被引量:
7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张园、徐园、愚园、西园等私人花园对公众开放的变化,论证了晚清上海私园开放和公共空间的拓展,是上海都市生活的需要,是上海特殊的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特点、租界的缝隙效应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它对中西文化的融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熊月之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3-81,共9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晚清上海
公共空间
《申报》
公共活动场所
清政府
公共活动空间
中西文化
租界
演说
《忘山庐日记》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39
引证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380
同被引文献
1039
1
周志永,庞乾奎.
清末民初上海哈同花园场所精神的塑造与感知[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122-133.
被引量:2
2
吴昌,孙善根.
民国宁波中山公园的管理困境——以1928年至1947年宁波地方报刊为中心[J]
.浙江档案,2020,0(2):51-53.
被引量:1
3
张艳国,徐为结.
庐山牯岭英国租借地的形成与收回述论(1894—1936)[J]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2):130-140.
被引量:2
4
陈建勤.
明清江南地区的文人游风[J]
.旅游科学,2000,14(4):43-46.
被引量:11
5
许纪霖.
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J]
.史林,2008(1):53-62.
被引量:9
6
周宁.
鸦片帝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一种东方想象[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88-95.
被引量:5
7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47
8
赵世瑜,周尚意.
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J]
.史学月刊,2001(2):112-119.
被引量:19
9
雷圭元.
怎样学图案(一)[J]
.装饰,2008(S1):9-11.
被引量:8
10
葛涛.
“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J]
.史林,2008(5):26-4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75
1
周志永,庞乾奎.
清末民初上海哈同花园场所精神的塑造与感知[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122-133.
被引量:2
2
熊月之,张生.
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J]
.史林,2008(1):21-35.
被引量:22
3
陈蕴茜.
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
.史林,2004(5):93-100.
被引量:47
4
戴海斌.
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J]
.北京社会科学,2005(2):45-53.
被引量:18
5
楼嘉军.
20世纪初上海城市娱乐形态转型述评[J]
.探索与争鸣,2005(8):52-54.
被引量:4
6
杨海平.
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J]
.新闻界,2005(5):50-52.
被引量:5
7
宋宝玲,丰丽婷,牛爱君.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机电兵船档案,2006,22(2):40-41.
8
刘海岩.
租界、社会变革与近代天津城市空间的演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36-41.
被引量:11
9
朱英.
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J]
.江苏社会科学,2006(4):176-185.
被引量:23
10
周向频,陈喆华.
上海古典私家花园的近代嬗变——以晚清经营性私家花园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7(2):87-92.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380
1
周志永,庞乾奎.
清末民初上海哈同花园场所精神的塑造与感知[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122-133.
被引量:2
2
杨昊冉.
作为商品的娱乐:近代上海百货公司的演艺事业——以四大华商百货公司为例[J]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1(1):111-121.
3
涂凌波,梁轩.
空间、媒介与身体:一项基于城市公园广播实践的田野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3):186-198.
4
陈意如.
新媒体时代“第三场所”的中介化传播实践——以“我嘉书房”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3):57-60.
5
陈涛.
唐宋城市史研究再思考[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1):269-279.
6
向亚军.
从“旅游”到“行旅”——《明清旅游活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读后[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0(2):281-290.
7
王含梅.
近代时间体系的形成——兼评《时间的全球史》[J]
.全球史评论,2023(2):288-301.
8
张程喆,吴璟薇(指导).
感官·空间·身体:城市灯光秀的可沟通性研究——以上海外滩灯光秀为例[J]
.南方传媒研究,2020(3):85-96.
被引量:4
9
王振,高福进.
“源头”红色文化的孕育及治理[J]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1):122-132.
10
赵珊.
中国商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理论反思与实践路径[J]
.开放时代,2023(4):207-223.
被引量:3
1
葛兆光.
借纸遁窥牖(三)[J]
.书城,2011(11):13-18.
2
祁龙威.
戊戌政变侧记——读《忘山庐日记》随笔[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4):3-5.
3
熊月之.
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J]
.档案春秋,1996,0(6):31-42.
被引量:40
4
罗继祖.
松寿抗旨利商[J]
.史学集刊,1991(3):78-78.
5
赵强,杨天民,阮新正,潘颖瑞,李新民.
蓝田县咀头遗址考古调查简报[J]
.文博,2015(1):20-23 31.
被引量:1
6
郭双林.
晚清地理学研究与传统天地观念的变异[J]
.清史研究,1999(4):85-97.
被引量:3
7
杨际开.
《待访录》在清末的传播源、影响及其现代意义--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线索[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6):23-34.
被引量:10
8
刘明月,范铁权.
民国日记作为史料的研究价值——以《忘山庐日记》研究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2017(3):106-111.
被引量:3
9
罗雪挥.
中南海的“参观日”[J]
.中国新闻周刊,2009(26):75-77.
10
甘孺.
面孔[J]
.史学集刊,1993(3):66-66.
学术月刊
199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