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岳石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被引量:
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岳石文化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自1979年岳石文化(类型)命名提出,至今已有十五六年的时间。这期间,围绕着岳石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族属等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成果。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公布的几个遗址的新材料,
作者
方辉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考古系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5-71,共17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岳石文化
二里冈
大辛庄遗址
子母
演变规律
考古学文化
陶器
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
形制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91
同被引文献
416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3
1
栾丰实.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兼论商族起源问题[J]
.华夏考古,1994(4):82-88.
被引量:41
2
张国硕.
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2):43-49.
被引量:6
3
宋豫秦.
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浅谈[J]
.中原文物,1992(1):13-21.
被引量:47
4
江苏沭阳万北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J]
.东南文化,1992(1):124-133.
被引量:33
5
杜金鹏.
郑州南关外下层文化渊源及其相关问题[J]
.考古,1990(2):143-148.
被引量:17
6
严文明.
东夷文化的探索[J]
.文物,1989(9):1-12.
被引量:58
7
张国硕.
岳石文化来源初探[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1):1-6.
被引量:10
8
河医二附院等处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
.中原文物,1986(4):28-33.
被引量:11
9
仇士华,蔡莲珍,冼自强,薄官成.
有关所谓“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J]
.考古,1983(10):923-928.
被引量:39
10
黎家芳,高广仁.
典型龙山文化的来源、发展及社会性质初探[J]
.文物,1979(11):56-62.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蔡凤书,于海广,赵平文,宋家华.
山东泗水尹家城第一次试掘[J]
.考古,1980(1):11-17.
被引量:9
2
李景聃.
豫东商邱永城调查及造律台黑孤堆曹桥三处小发掘[J]
.考古学报,1947(2):83-120.
被引量:40
3
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J]
.考古,1962(10):509-518.
被引量:47
4
袁颖.
江苏赣榆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和墓葬[J]
.考古,1962(3):129-131.
被引量:13
5
河南鹿邑涡河船闸金墓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1994(2):46-49.
被引量:10
6
邹衡,郅生龙,王迅,宋豫秦.
菏泽安邱堌堆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7(11):38-42.
被引量:20
7
韩榕.
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J]
.考古学报,1986(4):447-478.
被引量:35
8
蔡凤书.
山东龙山文化“去脉”之推论[J]
.文史哲,1982(2):75-80.
被引量:7
9
于海广.
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第三次发掘简介[J]
.文史哲,1982(2):81-81.
被引量:11
10
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2):57-70.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91
1
席乐.
聚焦郑州:关于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的讨论[J]
.三代考古,2023(1):86-99.
2
段宏振.
先商文化的考古学存在——漳河流域先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J]
.三代考古,2021(1):271-287.
3
贺俊.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J]
.三代考古,2021(1):231-259.
4
申亚凡,赵永生,方辉,陈雪香.
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居民的牙齿疾病[J]
.人类学学报,2021,40(4):628-643.
被引量:1
5
江昊然.
夏商之际郑州商城与望京楼城邑族属问题刍议[J]
.洛阳考古,2023(3):61-69.
被引量:1
6
徐峰.
一水分南北:从考古与文献材料谈淮河的早期“边界”性[J]
.南方文物,2023(1):145-151.
7
甘恢元.
江淮东部史前文化格局与相关问题探讨[J]
.南方文物,2023(1):119-131.
被引量:1
8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9
牛世山.
北方地区出土商代前期硬陶和原始瓷的类型和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22(6):88-105.
被引量:1
10
牛世山,岳洪彬,岳占伟.
殷墟文化的多元因素再分析——以陶鬲为例[J]
.南方文物,2019(5):68-7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16
1
郭若愚.
同一神话范式的多元诠释——三代政教互通背景下的“绝地天通”[J]
.宗教学研究,2021(2):263-270.
被引量:1
2
韩建业.
裴李岗时代与中国文明起源[J]
.江汉考古,2021(1):50-55.
被引量:12
3
赵春青,顾万发,王文华,武家璧,李卫东.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4):3-10.
被引量:47
4
王青.
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J]
.华夏考古,2000(4):62-75.
被引量:9
5
顾万发.
试论新砦陶器盖上的饕餮纹[J]
.华夏考古,2000(4):76-82.
被引量:32
6
郑朝贵,朱诚,钟宜顺,殷鹏莲,白九江,孙智彬.
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
.科学通报,2008,53(S1):93-111.
被引量:27
7
高广仁,胡秉华.
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
.中原文物,2000(2):4-12.
被引量:6
8
王恩田.
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J]
.中原文物,2000(4):10-14.
被引量:23
9
段天璟.
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浅析[J]
.江汉考古,2010(2):61-70.
被引量:5
10
张良仁,谷飞,岳洪彬.
河南偃师商城Ⅳ区1996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9(2):12-2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5
1
赵宾福.
关于双砣子一、二期文化的三点新认识[J]
.东北史地,2010(6):3-8.
被引量:7
2
靳松安,朱光华,张家强.
豫东商丘地区考古调查简报[J]
.华夏考古,2005(2):13-27.
被引量:12
3
栾丰实.
二里头遗址中的东方文化因素[J]
.华夏考古,2006(3):46-53.
被引量:25
4
朱君孝,李清临.
二里头晚期外来陶器因素试析[J]
.考古学报,2007(3):295-312.
被引量:8
5
李小彬.
夷、商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从陶器器类的变化谈起[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51-56.
6
徐基.
豫东与鲁西商文化遗存的启示[J]
.中国历史文物,2010(4):14-20.
被引量:1
7
魏继印.
论气候变迁与中原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J]
.中原文物,2011(5):15-24.
被引量:8
8
徐昭峰.
试论岳石文化北向发展态势[J]
.考古与文物,2012(2):14-19.
被引量:8
9
段天璟.
二里头文化时期环渤海地区的文化区域与互动态势[J]
.社会科学战线,2014(9):97-104.
被引量:2
10
庄丽娜,戴向明,林留根,王宜京,刘锁财.
江苏泗洪后陈遗址发掘简报[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7):53-6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韩鼎.
饕餮纹渊源研究[J]
.形象史学,2022(4):3-51.
被引量:5
2
李旻.
有此冀方:三代空间传统中的晋南与冀州[J]
.三代考古,2023(1):127-147.
3
王青.
试论镶嵌铜牌饰的起源和传布——从日照两城镇遗址的新发现说起[J]
.三代考古,2018,0(1):151-177.
被引量:3
4
李怀印.
追迹华夏之初——古史书写中的想象与真实[J]
.开放时代,2021(5):70-88.
被引量:2
5
杨镇,吕海路.
试论夏商时期长江流域的不同器用传统问题——以牙璋、铜牌饰和青铜尊、罍为中心[J]
.东方考古,2023(1):251-264.
6
郭明建.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J]
.东方考古,2019(1).
7
郭荣臻.
岳石文化卜骨刍议[J]
.长江文明,2020(4):1-8.
被引量:1
8
徐昭峰.
上马石瓮棺葬类型探讨[J]
.边疆考古研究,2020(1):187-195.
9
赵俊杰.
豫东西部地区夏商时期遗址调查初步报告[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224-225.
被引量:2
10
朱君孝.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J]
.中原文物,2006(3):52-57.
被引量:8
1
徐基.
商文化东渐初论[J]
.南方文物,1994(2):8-13.
被引量:9
2
唐际根.
中商文化研究[J]
.考古学报,1999(4):393-420.
被引量:77
3
《文物》1995年1~12期目录索引[J]
.文物,1995(12):91-95.
被引量:4
4
王巍.
大辛庄遗址与山东地区商文化[J]
.文史哲,2003(4):14-15.
5
本刊编辑部.
“考古前沿——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编后记[J]
.考古,2003(6):89-89.
被引量:6
6
于海广.
大辛庄出土刻辞卜甲之管见[J]
.文史哲,2003(4):18-18.
被引量:1
7
王思礼.
对大辛庄采集的小型青铜锯的意见[J]
.文物,1957(12):60-60.
被引量:2
8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重要商代甲骨卜辞[J]
.文物工作,2003(4):46-47.
9
蔡凤书.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的调查[J]
.考古,1973(5):272-275.
被引量:17
10
吴晨宇,钱益汇.
百年等待:甲骨文再现人间[J]
.神州,2003,0(5):74-75.
考古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